跳到主要內容區
:::

當燈籠遇上英語

語文領域國中英語輔導小組專任輔導員李國禎老師 05/04/2021 902 點閱
透過全英語教學、任務導向學習法及以終為始的教學設計,教會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跟外國志工視訊介紹如何製作臺灣燈籠。(圖片1)
透過全英語教學、任務導向學習法及以終為始的教學設計,教會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跟外國志工視訊介紹如何製作臺灣燈籠。

  配合光明國中申請的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我與本校視覺藝術老師——同時也是藝文領域輔導員的馬中峯老師跨域共備,共有九年級10個班的學生參加計畫,舉行2場公開課並邀請北藝大與中教大教授觀、議課。從學生上課中的投入及議課時大家熱烈的討論來看,這是很成功、可推廣的課程發展模式。完整的上課影音記錄、教案、學習單及教學投影片,可見我的英語教學部落格文章:

當燈籠遇上英語(圖片2)
當燈籠遇上英語(圖片3)
當燈籠遇上英語

全英語教學與視訊交流

  個人對於英語的溝通與表達有無比的教學熱情,所以當我接受到任務時馬上就決定要採用全英語教學的模式。剛開始上課學生聽到英語不太習慣,但是到了下課時我用中文交待作業反而看到很多驚訝的表情,這真是令人很有成就感呀!

  如何讓學生覺得有需要講英文呢?透過邀請加拿大AIESEC志工,學生在視訊時,就非得使用上課所學到的相關燈籠製作英語才行得通。

以終為始及任務導向的教學設計

  如果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最終的產出為用簡單的英語介紹燈籠的製作的過程,在那之前他們就必須完成學習單的填寫,包含燈籠的顏色、形狀、材料及步驟等。

  在老師的簡短講述後,馬上搭配小組的學習任務,這個流程共重複進行5次。經由配對、排序、講稿等活動,各組學生都需彼此互動以共同完成所有的活動。

教學流暢進行的原則

  在歷經這九年級共10個班的全英語跨領域教學後,個人認為有以下方法可供有興趣的老師們參考:

  1. 要真實使用英語的情境
  2. 要小組互動的學習任務
  3. 要簡單易懂的英語指令
  4. 要圖片輔助單字的解說
  5. 不要只有專有名詞的中文翻譯
  6. 不要使用過多的專業艱深術語
  7. 不要整節課從頭到尾完全講述
學生認真準備與外國志工視訊,教師舉行公開課。(圖片4)
學生認真準備與外國志工視訊,教師舉行公開課。

  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已投入許多資源,如引進外師、辦理雙語教學學分班、雙語學校等計畫。惟教學現場的老師仍有疑慮,理由不外乎授課時數已減少、不要把原本的學科變得更難、將會更加擴大城鄉差距及英語學習的落差等。但是,秉持「想讓學生多些機會真實使用英語」的初衷,個人將會藉由學校端計畫的申請、校外英語營及公開課的邀約,持續耕耘全英語跨領域的教學設計。藉由實際使用的情境、簡單生活化的英語及小組互動的學習任務等,讓學生可以聽得懂、講得出英語。

分享:
:::

教學錦囊

寶箱爭奪戰
當燈籠遇上英語
教學突發狀況中的行為改變技術
「玩」樂 美一刻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