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玩」樂 美一刻

大安區大安國小夏盈意老師 05/05/2021 618 點閱

  美感是全方位的感受力,更是未來的競爭力。提升孩子的美感素養,校園中的課程與教學是重要關鍵,在音樂課既有的課程架構中只要稍加設計,就可以讓學生從實際操作,用五感來經歷「玩」樂的美感體驗,提升日常生活的基礎美感,玩出無窮的變化。以下是幾個教學案例的分享:

一、丟丟銅仔--玩漸強漸弱漸快漸慢

  丟丟銅仔這首曲子是以火車過山洞為背景,老師先引導學生進行想像,火車從啟動加快到穩定的速度,以及到達目的地前減速逐漸變慢的感覺,讓孩子運用一些節奏樂器,隨著老師的手勢帶動,模擬漸強漸弱及漸快漸慢,當學生學會看老師指揮的手勢及速度進行轉化後,就可以進行任務分組。一組學生負責節奏樂器 、一組負責直笛吹奏,前奏先以直笛模擬汽笛聲,接著加入打擊樂器,在老師手勢引導下模擬火車由慢加快的感覺,等到一定的速度後請直笛組吹奏丟丟銅仔主題音樂,打擊組此刻變成穩定的固定節奏。當丟丟銅仔主題演奏完後,打擊組要配合老師的手勢,由快變慢變弱讓音樂逐漸消失,表示火車逐漸停下來,這樣的過程學生會變得十分專注,多玩幾次也不厭倦,無形中學習速度與音量的控制,耳朵對音響變化的感受力,也同時訓練學生團隊合作的素養。

用不同的樂器組合模擬火車運行的動感(圖片1)
用不同的樂器組合模擬火車運行的動感

二、數蛤蟆--玩即興的樂趣

  老師先描述一段池塘的樣態,邀請學生以口技模擬池塘中的各種聲音,如風聲、雨聲、青蛙聲此起彼落,偶爾有蟲鳴疾風的聲音等,加入木魚或其他樂器可讓音響更為豐富。透過老師的提示,經過多次練習,觀察學生是否已經能找到自己在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能依實際情況適時加入自己的口技聲音後,將學生分組,一組主奏樂器、一組是音效組,在老師的口述引導下先模擬池塘的各種音響,最後加入數蛤蟆主題音樂;音效組則以頑固伴奏一起合奏,這個活動除了玩音樂,也讓學生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定位,每個人在樂曲中的貢獻,幾次練習後,學生無形中提升對彼此成員的關注,聆聽並觀察音樂所呈現的感覺,學生也會提出改進或是加入其他聲音可能性的方案。

三、手鐘--玩和聲美感

  課程中的和聲對學生來說非常抽象,讓學生來自己操作音響會對耳朵的感受更強烈,也更能體會和聲迷人之處,運用手鐘可以達到這個功效。讓學生分組,將手鐘先組合出最簡單的一級、四級、五級的和聲,透過小組合作練習,先熟悉課本中和聲的轉換,接著給予一組簡單歌曲的和聲順序,讓學生熟練之後,就可以跟老師玩合奏囉!老師以鋼琴主奏旋律,學生只要配合老師旋律將手鐘所組合成的和聲依序演出,就可以有很棒的聽覺和聲饗宴,每次任務分配下去,學生們會十分沉浸在一次次的反覆練習中,聆聽敲打手鐘所發出的和聲音響,彼此討論怎麼配合讓和聲進行得更順利,甚至逐漸的開始改變和聲的進行,嘗試體會更多的和聲組合。

利用手鐘進行和聲練習(圖片2)
利用手鐘進行和聲練習

  將既有音樂課程加以設計後,加入更多的音樂元素,學生從團隊合作學習中有了「玩」樂的美感經驗,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顆音樂小種子,期待有一天這樣的美感體驗能成長成大樹,讓追尋美成為人生的內在動力。

分享:
:::

教學錦囊

寶箱爭奪戰
當燈籠遇上英語
教學突發狀況中的行為改變技術
「玩」樂 美一刻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