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探究教學中的脈絡與關鍵提問

潭子區頭家國小李金生老師 10/07/2022 381 點閱

  在新課綱當中,自然科的教學特別強調融入「探究」,「探究」是什麼呢?「探究」又要如何進行教學呢?從自然科領綱中的學習重點來看,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學習內容,就是教科書中的內容。另一個則是學習表現,學習表現包含思考智能與問題解決,及科學的態度與本質。簡而言之在教導學習內容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學習表現中的各項能力,就是一種「探究」的教學。

  本文筆者以五上自然科觀測太陽為例,來說明如何進行探究教學中的脈絡與關鍵提問。

探究教學前的思考

學生在教室演練如何測量太陽高 度角
學生在教室演練如何測量太陽高 度角

  當老師備課時要開始思考透過陽光與影子的學習內容,教學者想讓學生,培養哪些學習表現呢?例如:我想培養學生觀察與提問的能力,及學習畫表格整理資訊的方法。

  為了要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我要問那些問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先提問,還是先進行活動呢?教學的脈絡自己要先想清楚,每一堂課,就像是演一齣戲劇,而你的劇本想要怎樣編排呢?

探究教學時的脈絡與關鍵提問

  課程進行時,先問學生看到太陽時,會聯想到什麼呢?讓學生討論後發表,最後聚焦在太陽與影子的關係上。透過這個提問,先讓學生對太陽有感。接著再以課本三張照片,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大樹影子為例,讓學生觀察這三張照片,提問學生發現了什麼呢?有什麼不一樣或相同的地方?討論五分鐘後請同學發表,有些學生會說出,有的影子比較長,有的影子比較短,也會說出時間不同,影子長度也不同,有的學生也會歸納出早上太陽在東方,影子在西方,太陽的方位與影子的方位相反。透過這樣的提問與引導,讓學生自行歸納出,太陽方位與影子方位相反的概念。

  將各組學生觀察到的資訊,以條列式的方式記錄在黑板上,讓學生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呈現,會一目了然呢?這時候引導學生,畫表格的方法,首先問學生,橫向可以放什麼資料呢?縱向要放什麼內容?然後畫格子時橫向要多一格,縱向也要多一格,例如橫向放時間(上午、中午、下午),縱向放(影子方位、太陽方位、影子長短),兩者都加一後再相乘,就是我們要畫的表格數目。當表格完成時,讓學生將觀察結果填入,最後得到陽光與影子方位相反的結論。

學生完成的表格-1(圖片1)
學生完成的表格-1
學生完成的表格-2(圖片2)
學生完成的表格-2
學生完成的表格-3(圖片3)
學生完成的表格-3

  在課程結束之前,再問學生關於分析的資料中,你還想提出哪些問題呢?學生可能會發現,為什麼不同時間的影子長短,會有所不同呢?有些學生會提出是不是太陽的位置改變了呢?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來證明當太陽在不同位置時,影子的長度會有所改變嗎?

探究教學後的反思

  透過教師設計的關鍵提問及教學脈絡的安排,加上老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自行歸納分析,並發表觀察結果與提問,對於師生而言,都是一種很重要的練習。而關鍵提問可以透過課後的反思,提問自然也就會越來越精準了。

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與高度測量-1(圖片4)
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與高度測量-1
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與高度測量-2(圖片5)
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與高度測量-2
分享:
:::

教學錦囊

「童」心協力 「家」倍精彩
數位好發揮  社會輕鬆學
探究教學中的脈絡與關鍵提問
利用Quizlet live讓學成語變好玩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