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AI樂學趣

豐原區富春國小湯智全主任 02/05/2024 1203 點閱

  在全球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浪潮下,世界各地開啟了無疆界的學習環境,資訊科技的崛起,不僅改變了學習者的學習內容和能力的養成,同時也影響了教育者的教學內容和型態。面對這樣的衝擊,未來學校的課程發展應著重生活情境跨科跨域學習,落實探究與實作精神,讓學校成為揮灑想像力與創造力激盪的場域。

  108課綱強調動手做和探究的能力,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更讓他們不害怕失敗。這種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正是在人工智慧時代中至關重要的態度,讓學生在適應現在的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時,能主動增能與探索知識。

  富春國小以扎根人工智慧為理念,發展校訂課程。一年級採用不插電科丁(Coding)方式,二年級以AI美語樂學「趣」結合學校願景,深耕本校科技教育。課程重視操作跟觀察,包括運用美語單字圖卡進行資料訓練及圖像式程式指令操作凱比機器人,實施主題式人工智慧課程,再透過「AI訓練學校」App,讓孩子們進行資料訓練並產生模型,進一步觀察資料測試的信心指數。教學過程中融入實作、遊戲體驗,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監督式學習和非監督式學習概念簡化,讓學生從實際操作中學習到物件偵測、特徵及決策樹等,掌握AI人工智慧基本概念。

學生運用決策樹輕易分辨出蠶寶寶的食物(圖片1)
學生運用決策樹輕易分辨出蠶寶寶的食物
學生運用美語單字圖卡進行資料訓練(圖片2)
學生運用美語單字圖卡進行資料訓練

  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以自造教育及Scratch程式設計為主軸,來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能力。透過多種程式及平臺工具,探索科技及科學的多樣性,為未來創造屬於自己的AI應用打下基石。我們期望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具備好奇、勇於提問和探究的能力,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游標卡尺及電子秤數據來幫水果分群(圖片3)
利用游標卡尺及電子秤數據來幫水果分群
利用特徵的標註進行監督式學習(圖片4)
利用特徵的標註進行監督式學習

  隨著數位學習和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趨勢,未來的教育需要培養孩子運用資訊科技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除了需掌握傳統的學科知識外,還需加強數位素養的培養,透過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環境,培育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有為人才。我們也需要對科技衝擊未來學習環境可能引發的問題進行更全面的盤點與探討,制定因應的對策,透過正面的科技影響來提升學習效率,減少網路世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將學習成果最大化,使學生能夠更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分享:
:::

焦點話題

AI帶動自主學習E起來
數位AI任我行
AI樂學趣
智能機器巡跡 融入資訊課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