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善意溝通:怡慧老師的0負評暖心說話課》

沙鹿國中黃浩勳組長 02/18/2025 8737 點閱
《善意溝通:怡慧老師的0負評暖心說話課》(圖片1)

書名:善意溝通:怡慧老師的0負評暖心說話課

作者:宋怡慧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02日

  本書剖析了溝通的藝術,並提供實用方法提升人際互動的品質。書中提出五種溝通原則:安靜傾聽、精準提問、誠心讚美、保持冷靜及循環善意,在實務中具備極大的應用價值。以下虛構兩個不同情境,探討五項原則如何在溝通中發揮效用。

一、五種溝通原則的內涵

  安靜傾聽: 傾聽是一種態度,並不僅限耳朵接收資訊,更在於專注理解對方的情緒與需求,避免急於表達自己意見。

  精準提問: 提問應聚焦於對方的需求與觀點,帶領對話朝向更深的層次,而非流於表面。

  誠心讚美: 讚美要真誠且具體,發掘對方優勢,讓彼此關係更加融洽。

  保持冷靜: 面對衝突時,以理性克制情緒,冷靜分析對話脈絡,才能避免事態升溫。

  循環善意: 善意的語言與態度可以創造正向循環,讓溝通變得更有溫度與建設性。

二、行政溝通的應用情境

  某次行政會議中,因一項活動的細節,同事間出現意見分歧。一位同仁認為應集中資源於特定班級,而另一位同仁則主張平均分配。

  運用善意溝通的原則,首先應選擇安靜傾聽,認真了解雙方觀點和情緒,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被尊重。接著,精準提問:「如果我們平均分配,是否會影響活動效益?若集中資源,該如何確保其他班級不受冷落?」這些問題幫助釐清問題核心。在雙方冷靜思考後,誠心讚美他們的用心與考量,並總結他們的共同目標:為學生爭取最大的利益。最終,決定嘗試新的資源配置方案,讓溝通促成了雙贏局面。

三、教室師生對話的應用情境

  在關心學生的過程中,一位學生提到自己最近對班級活動提不起興趣。教師發現這可能與他最近學業壓力增加有關。

  面對學生分享,選擇安靜傾聽,不插話也不評斷,僅用點頭和短句回應,讓他感受到教師的專注。之後精準提問:「你覺得哪部分的活動讓你感到壓力?我們是否有調整的空間?」透過這些問題,學生逐漸敞開心扉,談及對某些繁瑣準備工作的壓力。隨後,誠心讚美他的勇氣與對班級的付出:「其實你的努力讓活動變得更精彩,我們都很感謝。」最後與學生討論了新的分工方式,讓他重新找到參與的動力。

四、總結心得

  《善意溝通》提供的五種原則,不僅是一套技巧,更是一種內化於心的價值觀。它從對方的立場出發,用真誠態度與細膩表達,逐步化解矛盾、增進理解。無論是行政協作還是師生互動,這些原則都能讓溝通更高效、更有溫度。唯有善意為橋,方能跨越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讓每一次對話都成為滋養彼此的機會。

分享:
:::

書香共聞

《鯨舟堂休業中》
《善意溝通:怡慧老師的0負評暖心說話課》
《我們的決定 世界兒童的地球憲章:保護大自然、人類和地球》
《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
《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