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脫癮而出不迷網》

南屯區文山國小江昀珊教師 08/05/2025 147 點閱
《脫癮而出不迷網》(圖片1)

書名:脫癮而出不迷網

作者: 陳志恆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若說金庸、瓊瑤是五年級生的回憶;任天堂、俄羅斯方塊機是六年級生的青春;七龍珠、灌籃高手是七年級生的熱血,那麼手機、平板就是網路原生世代的標配吧!

  隨著3C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線上學習浪潮的襲捲,接觸 3C產品的年齡逐漸下降。何時給孩子第一隻手機?當孩子吵著擁有自己的手機,該怎麼應對?如何開放與管控孩子的網路娛樂使用時間?拿3C網路的娛樂時間,做為孩子表現的獎懲物,可行嗎?迎接數位時代的教養挑戰,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面臨的課題,如果正在經歷這些困境,打開這本書吧!

  本書一共分成四個篇章,從數位教養觀念的建立、網路使用規範常遇到的問題、網路成癮的教養策略,以及網路使用安全等四個部分,透過親子溝通對話實例,提供具體的正向聚焦回應,讓親子關係從緊張對立,邁向和諧親密。

  「3C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身處數位時代,生活中充滿網路與3C產品,不可能禁止孩子接觸,因此3C網路初體驗,需要引導孩子正向的開始。當生活中有需要接觸到數位工具或網路時,任何時候都可以起步,但在使用之前,先讓孩子理解這樣的觀念。3C網路是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增進生活便利的途徑,而不是拿來消磨時間的娛樂產品,更不該是填補生活空虛的安撫物品。越小的孩子,不論用途為何,越需要大人全程陪著孩子一起使用3C產品,或接觸網路內容,一方面引導孩子如何運用豐富的數位資訊,一方面也與孩子討論與檢視內容的適切性,讓網路或數位裝置變成親子之間的共同體驗,而這個過程提供親子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素材。在這裡,使用網路是其次,共同體驗與對話交流才是重點。

  「網路使用的自我控制能力需從小培養」。除了學習及聯繫家人情感等必要用途外,孩子也會向父母爭取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網路使用時間,通常會用在休閒娛樂或同儕交流上。開放孩子網路使用前,先說好規則,當孩子不遵守約定或大發脾氣時,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先同理孩子的感受,同時堅定的繼續要求孩子停止使用網路。當孩子能做得到,在事先約定的時間內停止使用手機網路時,別忘了給予孩子大大的肯定。在執行「上得去也下得來」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堅定立場,讓孩子知道不可能有意外。因此,不論晴天雨天、平日假日,甚至功課進步或退步,都要共同遵守規範,避免把上網時間與孩子的成績或學習表現掛勾在一起。說好開放給孩子自由支配的網路使用時間,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的義務,孩子需要遵守,但也不能被任意剝奪,親子之間需要互相尊重。

  「有品質的陪伴是最終解方」。在網路世界中的活動,大大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這是在現實生活中苦求不得的,包括成就感與歸屬感。網路成癮的背後,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內心感到空虛、寂寞、無力與挫敗,這才是最值得關切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沒有特效藥,家長得先安頓自己的情緒,做到自我照顧,才有更多的力量面對孩子及孩子的困境。對嚴重沉迷網路的孩子而言,只要願意在現實生活中多待幾分鐘,就減少了在虛擬世界中幾分鐘,父母的溫暖支持,是孩子的後盾,讓孩子願意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能得到溫暖與成就,漸漸的,數位嗎啡的劑量也可以降低了。

  那些年,躲在被窩裡偷看的小說漫畫;那些年,廢寢忘食的追劇、打電動;那些年,在教官眼皮底下無所不用其極的變「髮」革新,年輕時,有許多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舉動,也許,這就是青春。倘若面臨數位原住民的教養問題,不妨打開此書,陪伴他們面對成長中的理想與挫傷吧!

分享:
:::

書香共聞

《我,刀槍不入》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
《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脫癮而出不迷網》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