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一千萬個善事

沙鹿區公館國小龔敏慧教師 12/06/2012 1433 點閱

        有一次數學課上到關於「一千萬」這個數。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你們比較想賺一千萬,還是做一千萬個善事呢?」結果班上21個孩子,有18個選擇賺一千萬,3個選擇做一千萬個善事。很明顯的,孩子們心中,金錢的價值是遠高於善行的。其實這樣的答案,在還未揭曉之前大概也猜得到。只是身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可能需要深思這樣的價值觀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每次轉開電視,從不間斷的負面新聞常令我們忍不住搖頭嘆息。偷工減料的工程、層出不窮的黑心商品,讓我們食衣住行都無法安心。飆車、販毒、為情自殘、為利弒親的青少年,讓我們為國家、社會的未來憂心。在教育的崗位上努力已經十年,常常感到現代孩子越來越自私,凡事只想到自己。缺乏責任感,交代的工作,總是敷衍了事。不懂禮貌,粗率的語氣,傲慢的態度,視為理所當然。現代的社會孩子生的少,父母們孜孜不倦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努力。教育當局努力的推行教育改革,基層教師絞盡腦汁的用心教學,為的都是讓我們的下一代獲得更好的教學品質。然而為什麼善良、關懷、負責,這些美好的德行似乎離這些未來的主人翁越來越遠了呢?

        我國以往的教育重視德、智、體、群、美,五育要均衡發展。在教育改革後,七大領域的課程內容中已不見德育的蹤影了。在過去五育並重的時代,已經有許多老師為了加強課業,而把不受重視的「倫理與道德」置之不顧。在當前這種根本就忽視的情況下,還有多少老師能撥出時間和心力來重視孩子們的品德教育呢?無怪乎有憂心教育的人士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缺德的教育」。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兩千多年前,至聖先師就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先教他們孝順、友愛、謹慎、守信、仁愛這些德行。最後才是教他們追求知識學問。可是在功利的現代社會中,連我們大人都迷失了。我們成天督促他們努力求學,孩子只要專心課業,其他生活瑣事我們都盡量他們代勞。可是最基本的待人處世,最重要的品格修養,我們卻太少思索一些好的方法來引導他們。

        這兩年我接觸到一本中國傳統用來教育孩童基本規範的書「弟子規」,它是古人根據孔子「弟子入則孝‧‧‧」這段話的主旨編纂而成。我把它用在課堂上教導孩子們生活常規,結果常令我感動。每天早上我進教室,全班同學必定一起向我問早,因為「晨則省,昏則定」。孩子們有什麼事情要向我表達,懂得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口氣,因為「怡吾色,柔吾聲。」他們要去上科任課,整好隊,離開前,一定會再跟我報告一聲,因為「出必告,反必面。」午餐時如果有水果,他們會先拿一顆給老師,因為「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也常跟他們說要學習在生活細節處關心父母,因為「冬則溫,夏則凊。」要尊敬兄姐、友愛弟妹,因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不知道他們回家後是否也能切實做到,那要由家長來檢驗。可是道理都已在他們心中播下種子,只要您也有心,善加引導,這些美好的德行必定會在孩子們的日常行為中開花結果。

        如果您的孩子選擇做一千萬個善事,請別擔心他傻。一個孩子品德教育良好,懂得在日常生活做善行,那麼他自然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認真求學、努力工作。如果老師和家長能夠重視品德教育,那麼我們的孩子是有福的。如果大部分的孩子的選擇是做一千萬個善事,那麼我們的家庭、社會、國家是有福的。

分享:
:::

教學錦囊

藝術的精神性-生命關懷
孩子,我們一起閱讀吧!
班親會
科學本質三段式教學
一千萬個善事
帶動學生參與生態研究,整合教學參與比賽一點都不難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