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前言:
一有空閒,我拿起相機就想要四處拍照,山區的學校教書,不缺乏天然素材,在都市裡草叢裡的是螞蟻,水裡游的來自於水族館,天上飛的是蒼蠅蚊子,一支獨角仙喊價數百元,其他就別說了。相反的,山上放眼望去都是自然生態,仔細探尋說不定還可以發現保育類或台灣特有種。
老師興趣帶動學生的好奇
備課之餘,可在校內四處翻翻找找,哪怕是花圃的一個角落,或是剛灑下的種子,只要老師主動去攝影觀察,一定會有眼尖的學生發現,跟著老師一起做,這就是引起興趣的開始。但是並不是學生一靠近就立刻指派工作,而是創造出老師自己玩得很投入,學生吵著要加入行動的情境,尤其是當老師把整理過後的資料逐一呈現,好奇的學生就更好奇了。
建議選擇一台可近拍2公分以下,有夜視可連拍的相機,以應付不同的狀況。有一年,我每天在學校,再怎麼忙也要在校園中找出兩隻蛾進行拍照,學生好奇就跟著問,幫著找,演變成只要有發現,就會拉著我去看。間接省下大量的時間。
引領進入生態攝影藝術、建立資料管理概念
當學生會跟著找,陪著抓,拉著老師要照相,學習的動機就出現了,此時就可以慢慢將相關生態書籍放置於老師桌上,下課經常翻閱拿著到處走,甚至上演幾次書不見了,老師翻箱倒櫃著急的模樣,只要老師重視,學生也會主動跟著讀。建議一開始引導的書籍以生態攝影為主,因為在交給學生相機之前,先讓他們懂得鑑賞照片的好壞。市面上有許多生態攝影的書籍,將昆蟲拍照的逗趣又富動感,切記不要一開始就丟學生硬梆梆的圖鑑,因為這些書有時候連老師也讀不下去。
時機成熟了,就讓學生使用相機吧,無論是老師提供的相機或是學生的,都要建立一個簡單的管理機制,照相一定要知道他的大小和位置,還有其他客觀的條件,例如溫度、晴雨、發現點環境照,利用簡易的學習單,去累積一手資料。別忘了告訴學生要有保育觀念,勿濫殺。並請一位學生負責檢核資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以免影像資料錯置。
培養良好互動和整理習慣
好好讀書好好玩,功課常拖欠做事散漫的學生,還是得要求他們先把自己的事完成,課業不可本末倒置;但對於積極進取,學習上有明顯進步的學生,優先選擇;而成績的好壞並不是取決條件,成績好的學生有時外務太多,對於機會反而不珍惜,不利於後續的訓練和整理。
此時資料累積多了,就要進入整理、鑑定的階段,適時教導圖鑑的使用方法,上網蒐集資料,並將相關的資料進行分類和比對,讓學生利用電腦依照他們的想法來進行分類(千萬別忘的多幾次備份),也順勢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分派一些工作進行輪替,資料的歸納整理和分析。
草擬研究方向、建立團體目標
利用研究小組,討論建立幾個有趣的觀察方向,例如蛾的避敵方式,或是昆蟲的捉附力測試,趨光或避光性,在不傷害的前提下,做一些小小的研究。並且請教有相關專長或科系背景的老師,將方向定立更明確。而且做一些小實驗,讓學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點和多樣性。
在下學期一開學就可以給學生打一劑強心劑,讓學生選擇參與科展,還是出一本書,書上面有自己的名字風光無限(說穿了也是科展),因為只需將現有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就有機會出國(國小)比賽玩一天,和甚至代表台中參加全國小朋友一較高下,附贈兩天一夜的旅程。因為在山上的小學,科展取材不缺題目,只缺願意帶小朋友的老師,而能從上述探索過程,陪著老師堅持到此的學生,在做學問的態度上也及格了,就推他們一把,點燃台灣未來的希望。
在堅定研究小組的意念後,目標就更為明確了,但也必須告知接下來的付出和訓練。如激勵不起,那就留待下一次有興趣的學生,曾量化的資料必有用處,可以當作下一次的對照組。別忘了拋出一個創意主題,讓學生去激盪,好的題目往往能成功一半,提振士氣並且能吸引別人的目光。
將資料資訊化、科學化
建議開學後就著手製作作品說明書,因為耗時較久,建議越早進行越好。學生實際統計自己的觀察數據,並且輸入電腦製作圓餅長條圖。可以上網下載以往相似的題目,先給學生依範本參考書寫,再逐漸依自己研究的內容做調整,讓學生感覺就像在製作一本書籍,有排版,有分析,有文章,有圖片,甚至一開始就將參與者的名字直接掛在封面,加強榮譽感。等完成後全彩列印,永存學校圖書室,即使過程辛苦有埋怨,還是能夠撐過去。
當作品說明書即將完成時,請幾位相關科系或有研究的老師提供意見,由老師帶領學生去一起請教共同修改,因為國小科展的目的,不在於驚天動地,而是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念,和主動探索研究的精神。說明書上的資料和研究流程盡量正確,因為評審委員第一次認識該作品,就是從作品說明書。
培養自信和簡報能力
寄出作品說明書,可以鬆一口氣,但也是期待的開始,此時可讓參賽的學生練習講故事,讓他們勇於上台表演,此外因沒有研究時的壓力,就可廣泛閱讀和主題相關的書籍。
當初審通過後,就即將面臨最後一戰,將研究成果圖表化製成看板,讓每位參賽學生都要練習報告與介紹,並且結合組織心智圖的結構,去推演可能的問答。每位學生都可以上台,每位學生的是主講者,因為在分工合作的前提下,任何細節都要熟悉,才能應付可能的問題,也避免一個主講者生病,整組癱瘓的窘境。
練習的過程先在班上接受同學的考驗,通過後再向全校介紹,進一步於教師朝會時讓老師來提問,接下來則是請作者的爸媽來看看自己兒女的作品,由爸媽來檢視研究成果,如通過這幾關相信在面對教授評審就無所懼了。最後在科展當天,帶個好心情出發。
結語
科展初審通過,佳作幾乎就到手了,剩下就是學生臨場表現和對題材的熟析度,去年在下第一次帶領參與科學展覽,可惜學生一遇到評審就面紅耳赤講不出話,也就和前三名絕緣了。而檢視整個學習過程,統整了藝術(照相),自然與生活科技,並結合語文簡報能力和數學的統計量化,這些都是利用下課和午休時間進行指導,讓上進的學生有一個表現的機會,是我一貫的理念。在此也感謝一起研究的伙伴黃家瑜老師,與中和國小陳傳枝校長和全體師生給予支持,才能完成以上有趣的故事。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