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在后里國小遊樂器材區旁,一排排整齊的籃子不是用來裝球,而是用來孕育許多綠色生命,這裡是孩子們的開心農場,也是他們最愛的自然教室。
從無到有的開墾
后里素以農業聞名,孕育了許多勤奮的青農。吳柏鋐老師深感食農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將這份精神帶入校園。當地的青農創會長賴來安先生得知後,慷慨地分享了寶貴的種植經驗。然而,卻面臨一大難題:校園的土壤硬度過高,缺乏適合的耕地。這個看似無法解決的困境,讓校內老師們傷透腦筋。
![]() | ![]() |
廢棄物的新生命
賴來安先生得知困境後,便帶來了聰明的解決方案。他帶著學生將兩種農業廢棄物「種植杏鮑菇的廢棄木屑粉」和「洋菇的廢棄稻稈」拌入校園的泥土中,不僅改善了土壤過硬的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排水性,讓泥土變得十分適合種植。
至於種植的容器,則來自后里切花(從植株上直接切取有價值的部分,例如莖、葉、花朵等)產業的巧思。農民從荷蘭進口球莖後,會留下大量的塑膠籃,這些廢棄籃子正好能回收再利用,成為學生們的專屬菜籃。從硬土到菜園,這個過程完美地將廢棄物轉化為寶貴資源,展現了農業的永續精神。
綠世界裡的綠手指
每年,在吳柏鋐老師的帶領下,五、六年級的學生從耕田、翻土開始,一步步建立菜圃,並種下玉米筍苗。除了參與種植,他們也在食農課程中學習天然堆肥法,將廚餘轉化為肥料。然而,今年的栽種過程遇到了斜紋夜盜蛾的危害,但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師生們堅持不使用農藥,改採更天然的方式防治——利用蘇力菌消滅幼蟲,並用性費洛蒙捕捉雄蛾。在大家的用心呵護下,玉米筍終於順利長大,每株都結實飽滿。
收成當天,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為了讓大家吃得安心,學校特別將採收的玉米筍送往國立聯合大學農藥檢測中心化驗,結果411項農藥均未檢出,完美證明了這份得來不易的成果。
![]() | ![]() |
從產地到餐桌再到產地
玉米筍採收後,中年級的謝佩勲老師會利用彈性課程時間帶著學生們將親手種植的成果,料理成一道道美味的玉米筍沙拉。神奇的是,就連過去不愛吃青菜的孩子,都覺得自己種的最美味。孩子們品嚐著料理,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除了料理,自然老師也同步透過課程,引導孩子們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
這趟旅程的最終章,學生們會將玉米的莖桿粉碎,待其腐化分解後送回土裡。這不僅是一次「碳捕捉與碳封存」的永續行動,更為下一次的種植,打下肥沃的基礎。
從一粒種子到一盤佳餚,后里國小的孩子們在親手耕耘中,真實體會到「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快樂。這不僅是食農教育的成功,更是將農產品與校園生活緊密連結的深刻體驗。孩子們在種植、料理、休耕與再耕的循環中,深刻感受人與土地的關係,也將永續環保的種子,深深埋進了心底。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詹益榮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薏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彭文欣主任;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西區大同國小廖曉柔校長、謝俊宏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鐘文生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老師;烏日區旭日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方玉婷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施政旻主任;清水區槺榔國小王勝忠校長、林麗玉主任、枋宛臻組長;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李勝億校長、王昭明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