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書名:高敏感是種天賦
作者:伊麗絲.桑德
譯者:呂盈璇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2
在教育與心理輔導現場,我們經常遇見這樣的學生與學員:他們情緒細膩、對環境敏感、容易察覺他人的情緒變化,卻也因這份敏銳而深感疲憊。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中提醒我們——這些特質不是「太脆弱」,而是大腦對刺激與情緒的高度覺察,是人類感知系統的一種變異與潛能。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心理慰藉,更在於教育意義。桑德將「高敏感者」(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置於心理教育的脈絡中,指出敏感是一種需要被理解與引導的特質,而非必須被矯正的缺陷。她以實務案例、腦科學研究與心理學觀點說明:HSP 的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反應較強,因此更容易體驗到「過度輸入」的壓力;但同時,他們在美感、創造力與人際洞察方面的能力,也遠高於常人。
桑德的論述與一般勵志書不同,她並非鼓吹「變堅強」或「克服敏感」,而是提出一種教育性導向——教導高敏感者學習自我調節與環境選擇。她提醒讀者要練習在過度刺激中覺察自己的臨界點,學會退出、冷卻、休息,讓大腦恢復平衡。這樣的「退場策略」,在心理教育學上可視為一種「自我照顧技能訓練」(self-care education),有助於提升情緒復原力。
書中幾個關鍵觀點特別適合教育與輔導現場運用:
一、接納而非壓抑——停止把敏感視為問題。過度努力想變得「不敏感」,只會強化自我否定。
二、降低自我評價標準——高敏感者常為求完美而焦慮,教育者應協助他們學習以「過程」而非「結果」評價自己。
三、冷卻與反思——在衝突或情緒張力中,暫時抽離並非逃避,而是情緒素養的一部分。
這些概念與現代心理教育的核心——情緒覺察、壓力管理、價值澄清——不謀而合。教育現場若能理解高敏感者的反應機制,便能設計出更包容的學習環境。例如,允許學生在團體活動中有短暫獨處時間,或在回饋過程中以柔性語言取代批判,都能大幅降低高敏感學生的焦慮感。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在導讀中指出,她過去曾因被說「太敏感」而陷入自責,直到投身心理諮商工作後,才意識到敏感讓她更能洞悉他人的情緒與需要。她的轉折說明了教育的力量——當一個人被允許以真實樣貌存在,學會將自身特質轉化為助人的能力,敏感就成了力量的源頭。
而閱讀推廣人瓦基的詮釋則延伸了實踐層面:他將書中的概念整理為「停止過度努力、降低標準、學會冷卻」三項行動策略,讓理論落地成為生活方法。這些方法若導入教育現場,能幫助學生從「對抗自我」走向「接納自我」。
更值得注意的是,桑德透過自我揭露讓「心理教育」不再抽象。她坦言自己在授課時需要獨處的休息時間,起初感到愧疚,但當她勇於表達需求後,反而促成了師生間更深的理解。這段經驗不僅是一種自我示範,也提醒教育工作者:誠實表達自身的脆弱,可能是最真實的教學行為。
從教育觀點看,《高敏感是種天賦》是一部強調「情緒教育」與「心理安全」的重要文本。它挑戰傳統教育對「外向與堅強」的單一價值觀,鼓勵教師與家長學會辨識、理解並支持高敏感孩子的節奏。當教育現場能容納這樣的多樣性,學生的自我認同與學習動機都會隨之提升。
正如榮格所言:「若把敏感視為疾病,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人被視為病人。」桑德的書讓我們看見,教育的本質不是塑造一致的標準,而是協助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敏感,不是錯誤,而是一種更深刻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這本書適合教育者、輔導員與家長閱讀。它不僅幫助高敏感者理解自己,更讓教育者學會如何以理解取代糾正,以包容取代壓抑。當教育開始接納敏感,學習也就多了一份人性的溫度。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詹益榮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薏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彭文欣主任;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西區大同國小廖曉柔校長、謝俊宏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鐘文生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老師;烏日區旭日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方玉婷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施政旻主任;清水區槺榔國小王勝忠校長、林麗玉主任、枋宛臻組長;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李勝億校長、王昭明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