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新社區福民國小洪瓊媚校長 12/26/2012 1715 點閱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本校毗鄰大甲溪畔,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是白毛台最高學府。民國88年學校受九二一地震重創損毀嚴重,由紅十字會認養重建,以「與自然共舞」為建築內涵,建造出尊重自然與人文的建築特色。在群山環抱的美景之中,校園內有豐富的自然生態,除了櫻花、梅花、油桐花隨季節不同點綴校園之外,還有校園常客蝶、蛾、甲蟲以及各種鳥類等,不定期造訪,陪伴兒童學習,在山林景觀與自然共舞的內外交融,學校儼然是座豐富的生態教室,也涵養出孩童親山愛水、樂天樸實的胸懷。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1)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2)

       近年來,學校配合內外部資源及條件,結合自然環境以及社區特色,發展以學校為本位的特色課程,其中以登山教育和生活工藝-木工、陶藝最具代表性。 

登山教育──山是一所學校

        由於本校位處「谷關七雄」群山環繞地帶,藉由地利之便,推動學生登山教育計畫,乃是可行且具創意的學校特色。於是在校內同仁及社區的共識之下,「大手牽小手,攜手進山林」的計畫焉然展開。

       目前每學期進行三次全校性整合社區的登山教育活動,以「谷關七雄」及鄰近的台灣百岳為挑戰目標,攻頂足跡遍及各地。活動前透過行政人員的旅勘、危險因子評估、社區人力動員的縝密準備,接續由學生分組進行資料蒐集、簡報、學習單製作、攀爬技巧演練,及後續裝備運輸及人員的配置都緊密進行,樣樣疏忽不得。

       山是一座豐富的教室,沿途的景觀、生態、人文、歷史乃至小花小草都是老師講解及學生學習的重點,把教室延伸到戶外是山林教育的宗旨,當然攻頂的過程是辛苦的,動輒六、七小時的連續上升及陡坡,雖考驗著學生的體能極限,但透過大手牽小手,團體動能的激勵,成功不再那麼遙遠,一年級的小朋友也能切身感受攻頂的成就感,而登山過程中的「合作」「激勵」「堅毅」及「永不放棄」,是我們給孩子的生命課題,也是在他們小小心靈中埋下的綠色種子。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3)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4)

生活工藝──陶藝

       陶藝課程是學校在生活美學發展的重點,並以生活化、實用性為主的「生活陶」為發展重點,近年除陸續添購相關設備外,活動對象並由學生擴大至教師與社區家長,活動內容也逐漸豐富到樂燒、坑燒活動,進而聯結到植栽與插花活動。除了陶藝的發展逐漸成熟與跨界多元結合外,同時也逐漸發展出彩繪石頭、植物染與木藝,呈現出多元發展又相互結合的具生活工藝的藝術與人文課程。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5)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6)

生活工藝──木

       木藝是社區早期的生活重心,學校聯外道路即是早期八仙山森林鐵道廢棄拆除後以柏油鋪設而成。社區也遺留著許多早期所開發設置的鐵道車站與周邊景觀,同時也有少數擁有木工技藝的社區人士。

        本校為了傳承傳統技藝,厚植在地文化,並結合學校在藝術人文的學校教育特色發展,因而引進社區木工師傅進駐,以廢棄木頭或漂流木等為材料,協助學生製作中小型木藝器具、藝術品,藉此來促進社區與學校合作,活化教學內涵,期望透過學生最熟悉、最方便的課程內容與實施方式,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藝術創作能力與興趣,並帶入生活中以提升生活品質。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7)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圖片8)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培養健康正向的陽光兒童是學校的發展主軸及願景,透過山林、生態、人文、藝術整合形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樂活校園就在福民國小燦爛呈現。 

 

 

 

 

分享:
:::

教育特寫

捐血捐髮 助人最樂
有愛無礙
陶韻悠揚傳佳音、笛聲繚繞滿明正
深耕樂活校園,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