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潔牙護齒,一刻不能等

三光國中 邱琬婷老師 09/03/2013 1398 點閱

     

        臺灣齲齒盛行率高居亞洲鄰近國家之冠,依據國健局的調查,40歲以上成年人90﹪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過去認為牙周病是成年人專屬的疾病,但近年來牙醫界發現,有少數病患從青春期就開始出現牙周病症狀,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又稱為青春期牙周炎。

 

        現今國小課程,口腔保健是健康課程的重要單元,學童們普遍知道維護牙齒健康的重要性,對於貝氏刷牙法並不陌生。由於學校行政單位的支援,各班導師的鼓勵,學童們大多都能落實午餐後的潔牙行動。到了國中階段,因課業壓力繁重,時間緊湊,在午餐後,學生緊鑼密鼓地忙於打掃工作,常常忽略了潔牙,接著,進入了午休階段,許多國中生,口齒留「香」的進入甜美的午覺時間,殊不知口中的細菌,正呈現倍數的成長!國中生的牙齒,大多已經汰換為恆齒,如果忽略潔牙的動作,結果將導致牙周病、口臭、齲齒等問題。因此,在健康教育課程中,潔牙的部分,是一種需要大家重視的技能,更是需要被形塑的價值觀。

 

 

        筆者在教授這部分課程時,需要用到兩節課的時間,在第一節課前,請學生攜帶鏡子,第一節課開始時,引起動機,會先詢問學生幾個問題,例如:為什麼在國小時,會記得午餐後刷牙,升上國中後就忘記了呢?如何挑選牙刷?刷牙的力道如何才適當?牙線的使用方式?需不需要使用牙間刷等問題?接下來,在課堂上,讓每位學生使用牙菌斑顯示劑,讓學童觀察自己口中牙菌斑分布的位置,並繪圖紀錄下來。課堂上講解完牙齒的構造及疾病,請學生於下節課攜帶牙刷、牙線及漱口杯。

        第二節課,複習國小所學過的貝氏刷牙法及介紹牙線使用方法。請五位同學上台刷牙(不使用牙膏,只用開水刷洗),老師及同學當評審,檢查其握柄姿勢、刷牙順序、牙刷傾斜角度正確與否。全班分六組,進行時間約30分鐘,經票選結果,可選出班上的「刷刷王」。最後,發下家長衛教學習單,學生必須找一位較學生年長之家人,對他進行貝氏刷牙法的程序說明,此用意讓學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於大腦整理、內化後,再輸出,同時也可對家人進行衛生教育。學習單內容,尚有對家人進行牙齒保健習慣的調查,例如:是否有半年定期檢查牙齒?是否有裝假牙或植牙?刷牙時,牙齦會不會流血?等等相關問題。最後,家長及學生,皆要抒發個人心得感想。

 

        看到孩子們牙齒塗著牙菌斑顯示劑,認真記錄的表情,或是從學習單中,字裡行間,對這堂課的熱烈回饋,我衷心期待,課程內容,不是評量測驗結束,就可拋諸腦後的東西,而一種行為的實踐力,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反省。十二年國教時代的來臨,活化教學是趨勢,目的是能激發學生創造與參與的能力,用體驗的學習歷程,讓學生的所見所聞,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能選擇對自己較有益的生活方式!期許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每人都能潔牙護齒,讓台灣齲齒率不再成為亞洲之冠!

 

 

 

 

 

  

 

      

 

     

 

 

  

 

 

 

 

 

  

分享:
:::

教學錦囊

認識中國古代的創世神話
潔牙護齒,一刻不能等
品德教育起步走!!
作文開門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