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臺中市校務評鑑的教師壓力與省思式教學觀察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陳盛賢主任 06/27/2014 2039 點閱

一、前言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負責執行臺中市新取向校務評鑑,筆者深感責任之重,深憂如果沒有做好校務評鑑,將對不起許多學校與教師,因此我常私下問一下學校教師們目前的實施情形,有無需要修正之處(在他們還不知道我負責這項工作前),問了許多教師,受訪教師回答最多的答案是-感受到教學觀察的壓力,但是如果是訪問到已經受評完的學校教師,他們卻反應出-教學觀察的當下確實有壓力,但是結束後又覺得還好。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學校教師還沒有完全適應教學觀察的文化所致,ㄧ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改變,屆時我們臺中市也會形塑出優質的教學觀察文化。

二、教學觀察的主要效益

        臺中市學校所要形塑的教學觀察文化,與過去我們以教學觀察與回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式略有不同,教學觀察的主要效益-不完全在於透過其他教師的回饋來校正教學者的教學錯誤,而是教學觀察者在經常性、長期性的教學觀察後的自我省思。也就是說,不完全是因為他人的教學觀察回饋來提升個人的教學知能,而是參與教學觀察活動中,掌握到他人的教學特色與優點,而產生:「我是否也有像教學者一樣的特色優點呢?」的設問,並在看越多教學活動後,逐漸產生自我省思,並建立個人的教學風格,或許我們可以姑且稱之為-省思式教學觀察。

        省思式教學觀察的主要收穫者是教學觀察者,且會從ㄧ場又ㄧ場的教學饗宴鑑賞中獲益。不過要產生成功的省思式教學觀察,其中還要伴隨者教師專業社群的善意信任文化,約4-10人的教師專業社群形成善意的團體動力,彼此教學觀察的過程中,尊重他人的教學特色與優點,但是個人也會接受大家善意回饋,更重要的是,個人會產生教學觀察的省思,而提升教學知能,因此,如果是省思式的教學觀察應該就會讓教師彼此的壓力減低。

        省思式教學觀察的重點在於欣賞與強化他人的教學特色與優點,省思個人的教學迷思與缺點,其次才是評論他人的教學缺點,所以在臺中市校務評鑑的教學觀察文化建立之初,不急著告知他人教學缺點,而先從肯定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與優點開始,等到彼此的社群信任文化與教學觀察專業都俱足時,再來評論他人的教學缺點也不遲,切忌不要讓教師的教室大門又關了。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先肯定他人的特色與優點,而沒有告知其缺點,是否過於鄉愿呢?筆者認為不用急著告知教學者的缺點,先將彼此的社群信任文化建立是更為重要的,而且當教學者看完其他場次的教學觀察後,其實絕多數人會自己知道個人缺點而逐步改進的。或許會有人再問:如果有些教師自我感覺良好時而不自知,或是此位教師目前已經教得太差時,怎麼辦?筆者認為如果有信任的專業社群夥伴,此時教師夥伴所提出的「直接建言」比較能讓自我感覺良好的教師接受,其次ㄧ位教學很差的教師通常不是一天造成的,如果建立ㄧ兩個月的信任教師社群夥伴一起協助他,甚至是常常在教室內共同出現,在霍桑效應與信任文化中,應會對教學狀況不佳的教室活動產生很大的改善。如果能讓省思式教學觀察帶動專業教師的信任社群文化,並帶來彼此的社群夥伴支持,那就可真正落實此次校務評鑑的核心價值-專業省思,愛與和平。

三、教學觀察的省思

        專業教師社群的信任文化是否會導致彼此包庇,或是將教學觀察流於形式呢?筆者認為或許會有可能,但是我們應先認定絕大多數教師社群會有正向的力量,佐以配套措施,就可以讓這省思式教學活動真正對教師有益,例如ㄧ、兩年的定期性更動社群人員、經常性的跨社群活動、社群的教學觀察提升為全校性的教師教學演示活動等,都可以參考。

四、結語

        臺中市新取向校務評鑑已完成第一梯次與第二梯次受評學校的實地訪視,目前這八梯次的推動為第一期,第一期的四年自102學年度至105學年度,而第一期的重點在於基於「聚焦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評鑑主軸,打開教師的教師大門,彼此成為教師專業的信任社群,而未來則是「聚焦學生與教師的情感教育互動」,希望讓教師的教育活動中看見愛,筆者想這更不會是教師的壓力,而是教師工作的動力。

分享:
:::

教育領航

悠游泳抱大臺中 全民防溺逗陣來!
創藝臺中 美育深耕
臺中市校務評鑑的教師壓力與省思式教學觀察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