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從科普教育發展特色課程~都市裡的海洋明珠文昌國小

北屯區文昌國小陳育軒主任 11/27/2014 1268 點閱
從科普教育發源的特色故事

 

發源:

  一位在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進修碩士學位的老師,將「科學創意競賽」引進本校,從四位老師參與,高年級學生參加,經過逐年的演進,發展成全校老師參與,全校同學參加,競賽也從單一比賽,擴張成系列比賽,並且還衍生出另一系列同是全校參與的「認識校園植物」活動。

 

契機:

  自89學年度辦理第一屆科學創意競賽之後,這兩項實實在在由下而上發展的全校性活動,從未間斷的持續辦了14屆。就在第10屆(98學年度)時,校長郭盈師接掌本校校務,經過兩個月的觀察,郭校長發現到本校這個潛藏的無窮能量,於是大膽的加以發掘,果然創造了文昌的特色時代!

 

新生:

  本校是都會型學校,在一般特色學校結合在地資源的思維模式下,難以找到貼近孩子需求的主題,所以在地資源設定在校內的「人力」資源。當年發展科學競賽的四位教師,後來帶領全校性科學教育活動的自然領域研究會召集人,其個人本身擁有豐富的海洋相關經驗,加上教育部發佈海洋教育白皮書,於是選定「海洋教育」為本校發展特色,啼聲初唱即一鳴驚人,拿下第一次的特色學校特優。

 

發展:

  第一年在教育部經費的挹注下,特色課程所需的環境設施、硬體設備大致就緒,原本規劃的24套特色課程,也逐年在同仁們的創意下擴增到36套。校園裡的特色意象在第二年、第三年的增補下,已能深入到每個孩子的心目中,走進文昌校園,就像進入大海的水晶宮一般。為了倍增本校特色發展的效益,透過「共學.服務」的共同理念,與新北市雲海國小、有木國小、桃園縣中平國小、嘉義縣社團國小四所結盟學校共組「五星特色集團」,以創新的經營模式,開創特色學校跨境同榮的典範。

 

現況:

  本校以海洋教育為主題,從事特色學校的發展,五年來有幸成為中部(中彰投)地區唯一的特優學校,並於100學年度獲臺中市政府推薦為「永續經營特色學校」,102、103學年度蟬聯教育部「標竿特色學校」殊榮。本校連續五年承辦教育部特色學校中區輔導工作坊,並承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之命,連續五年辦理臺中市特色學校推廣研習活動。文昌國小閃耀的績效,激起臺中市政府及教育局對特色遊學的重視,特別在102及103年責成文昌國小領軍,第一年與8所夥伴學校共同發展專屬於大臺中市的特色遊學,第二年再擴展至16校。文昌國小已成為臺中市發展特色學校的中心學校。

 

文昌科普教育的發展歷程

 

  本校位於臺中市北屯區,學區附近的發展早已進入商業區的型態,屬於住商混合區,學生以外來人口居多,是標準的都會型學校。都會區的孩子們在各方面的學習,一般說來都有較豐富的資源,對這群說得上什麼都不缺的孩子們來說,缺的就是特殊的學習經驗。

  當年引進科學創意競賽時,單純只是為了支持臺中教育大學的科教專案,以及實現一點小小的教育熱誠,所以我們申請了專案計畫經費,也向本校家長會請求若干補助,以高年級學生為對象,辦理了第一屆科學創意競賽,得到師生不少正向的迴響。次年基於第一年的成功經驗,給了三位任教於高年級的自然科任教師莫大的鼓舞,因此決定續辦第二屆,但為了減少行政上的瑣碎程序,決定不向任何單位申請經費,改以學校庫存的剩餘物資以及教科書附贈的科學教具為優勝獎品,跳脫一般藩籬的特別禮物,激起所有學生的關注。

  第三年,為了讓這項有意義的活動遍及全校,成為全面普及的科學教育活動,三位教師把活動帶進領域研究會,改由研究會主導,基本運作模式不變,層面擴及全校,分別為三個年段的小朋友設計不同的科學競賽活動,此時的科學創意競賽已進入全面的科普時代!從此,科學創意競賽成為每一年度的例行大事,不僅學生期待,老師們也全力支持,就這樣不間斷的持績至今,已辦了十四屆。

十四年的歷程裡,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我們堅持幾個原則:

一、活動主題必須具備科學內涵,且符合各年段學生程度。

二、競賽項目絕不包含任何可預知發生破壞性或浪費資源的內容(例如不把蛋摔破的比賽)。

三、比賽內容不涉及非科學的評比(如參賽者票選作品),避免競賽失焦偏離主題。

四、競賽材料儘可能以再次使用的回收材料充用,不消耗額外的資源,也不增加一次性的採購。

五、每年活動主題絕不重覆(低年級除外),教師創意引發學生創意。

六、獎品的選擇必定具備科學價值,如圖鑑、科學教具、科學玩具等。

  科學創意競賽的推動經驗,讓領域研究會有十足的信心推動第二項科教育活動。自從校務會議通過各項學校本位課程之後,各項課程都順利的推行,唯有「認識校園植物」一項遲遲未能落實,於是領域研究會在建置了校園植物解說看板及網站之後,首先推出高年級的海報比賽與全校參與的攝影比賽,活動一經推出,就看到放學後及假期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或是同學三五成群,在校園裡觀察植物;五年之後活動轉型,改為分年段進行的校園植物大會考及分年段評選校園植物書籤設計比賽,使活動兼具知性與藝術性,更能結合各種主題宣導教育,將優勝作品印製出版,迄今已出版五屆,是最好的宣導教材,也為學生創造人生最難得的出版經驗。

 

從科普教育到海洋教育

 

  在十餘年的科普推展歷程中,除了前述兩大系列的競賽活動外,我們也不定期的推出各種主題活動,例如「中秋月、天文夜」、「自然影像特展」、「海之珍寶-貝殼展覽」、「寶貝我們的海洋-海洋教育攝影展」等,透過級任教師的安排,配合主辦團隊的導覽解說,各班學生都接受至少一節以上的課程。

  臺灣是海洋國家,卻長時間的忽視海洋,國人普遍缺乏對海洋的感知,文昌的孩子也是如此!如前所述,文昌的孩子欠缺特殊的學習經驗,「海洋」這一塊無垠的領域,就是文昌的孩子們欠缺的一塊,文昌的特色理念,就是要補足兒童欠缺的學習經驗。

  在這個理念下,我們曾經有意無意的進行了若干海洋教育活動(如前所列)。在整合空間資源發展特色學校的契機下,我們創建了「文昌海洋教育園區」,並以園區為基礎,以海洋教育作為科普教育的第三主軸,開發特色課程,發展學習活動,營造校園內豐沛的學習空間,在特色空間裡激發有趣的學習動機,進行結構化知識的課程教學,從而啟迪自然觀察的能力,培養人際互動的能力,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身在都市的孩子也能倘佯在大海的環境中,體驗更多元的特色經驗,學習更深層的課程內涵,擁有更寬廣的視野胸懷,成為全方位的國民。

 

從特色課程回顧科普教育

 

  「科普」一詞可能來自文學創作。民國七十年代,一群旅外學者返國,有感於敘述科學理論的文章一般民眾無法閱讀,以致於國內科學觀念始終無法普及,於是致力於以淺顯、口語化的筆法,撰寫能讓一般民眾理解的科學篇章,這就是「科普文學」的濫殤。

  所謂「科普」,包含兩大意涵:「普通」與「普及」,而「普通」的概念就是「簡單」。為了追求「普及」,科學必須「普通」;而因為「普通」,所以科學得以「普及」,這就是科普的要義。

  文昌國小十餘年來推行的科普教育活動,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在進行,我們不問學生學了多少,我們只看能吸引多少學生參與,因為我們堅信在這樣普及性的推動之下,學生的潛在學習必定不可限量!果不其然,在本市僅有的兩次「超越顛峰創意競賽」,本校學生未經任何訓練,就在天馬行空的競賽項目中分別奪得第四名與第二名的佳績,足以證實科普教育所發揮的驚人效益。

  以海洋教育為中心的特色課程,其運作的核心理念亦是如此,以「普通」、「普及」為原則,不強調艱深的知識內容,以生活化的、趣味性的、淺近的內容,選擇操作的、體驗的、多方涉獵的教材,在全校教師的普遍認同下廣泛的推展,使海洋教育深入學生學習生活,學生對不在身邊的海洋已不再陌生,每年學生自由創作的藝文作品中常見到自海洋選取的素材,就是最好的印證。

  北屯區文昌國小的海洋特色課程,本質上就是科普教育課程。在科普的原則下進行,是海洋教育,也是科學教育;是環境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簡而言之,文昌的海洋教育特色課程,就是以科普教育為核心的全人教育!

分享:
:::

教育話題

親近、學習、了解科學~中山科學園地展現科普教育成果
科普教育融入各項教學及活動,打開科學探索之道
科學應用無所不在~談推廣科普教育的重要
從科普教育發展特色課程~都市裡的海洋明珠文昌國小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