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會變遷與婚姻經營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陳瑛治副教授 02/01/2015 1662 點閱

一、婚姻的定義

        家庭的組成與發展始於婚姻,社會學辭典對婚姻的界定是「婚姻指的是一種制度或社會規範,承認一對男女的關係,並且將他們約束於相互的義務與權利體系中,使家庭生活得以運作。」從這個界定中可看出目前的婚姻制度是以異性戀為基礎所建構的一種社會制度,它規範了夫妻的權利義務。在過去的社會中,婚姻制度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主外、女主內」、「傳宗接代」等觀念的支持下穩定運作,它不僅是建立家庭的基石,更是決定個人人生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在社會快速變遷的現代,婚姻與家庭的樣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主計處的統計2012年30-39歲的未婚男性為44.8%,女性31.4%,未婚比率較十年前明顯增加,原因可能是接受教育時間延長加上婚配觀念改變所致。在結婚年齡的統計上,男性初婚年齡為31.9歲,女性為29.5歲,不論性別,晚婚趨勢明顯。此外離婚率上升,2012年結婚對數1,428,462對,離婚對數57,077對,結婚與離婚對數比約為2.6比1。

        高離婚率使得單親家庭數逐年增加,臺灣目前單親家庭戶數為32.5萬戶,男女單親家長比為4:6,女性單親家庭戶中高達7成5每月平均收入不足3萬元,男性單親家庭戶中近七成面臨經濟的困境。此外,由於性比例失衡加上女性經濟自主不婚比率提高,使得台灣男性娶外籍配偶的比率升高,2013年外籍配偶數為48.7萬人,以女性居多,這些女性婚姻移民在家庭或社會上常遭受不平等的對待。總括言之,未來社會中,因為晚婚、不婚、失婚、喪偶等因素,單身的人變多,無子女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跨國聯姻家庭、同居家庭數提高,多元家庭的時代已經來臨。

三、婚姻經營

        家庭是一個人的根源,有人稱我們所出生或成長的家庭為原生家庭或定向家庭,它影響並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及行為模式,特別是我們對婚姻及家庭的看法。那麼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父母要如何以身作則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經營親密關係的信心與能力?個人認為須掌握幾個基本原則:

(一)信守承諾、用心經營:幸福婚姻絕非天作之合、一蹴即成,它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相互協調磨合,婚姻當中所面臨的考驗小至柴米油鹽、大至婆媳不和、外遇出軌等,如果一方缺乏意願繼續努力,婚姻就很難持續。不管父母是貌合神離、分居或離婚,孩子的情緒、社會關係或經濟處境都會受到影響,造成心理上對親密關係的不信任或不穩定感,因此夫妻雙方應信守承諾,齊心合力解決婚姻中所遭遇的困境。

(二)親密與愛、以情相待:現代人都是因為愛而結婚,但為何離婚率卻這麼高?年輕人誤以為吸引激情就是愛,當激情消退時愛就不在了。事實上愛還包含著承諾以及親密,兩人之間相互關懷、信任、自我開放,這種成熟的情感依附與信任感會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而累積。但並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培養出這樣的感情,許多夫妻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感情褪色鮮少有性的接觸,彼此只是在盡自己的角色義務。如果夫妻關係冷淡疏遠,缺乏感情,無形中可能會影響孩子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與需求。

(三)角色分工、相輔相成:父母如何扮演夫妻及父母的角色會影響到孩子對家庭角色的認知。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工不只限制了女性的發展,也造成男性很大的壓力。隨著時代的改變,角色分工越來越有彈性,只要是雙方共同決定,符合家庭最大利益,都是可以協調的。當孩子成長過程中經驗到爸爸可以當家庭主夫、媽媽在事業上全力衝刺這樣非傳統的角色分配,相信他未來選擇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四)婚姻平權、相互尊重:過去父權社會中,女性地位偏低,特別婚嫁是女生嫁到夫家,男生把妻子娶回家,女生在夫家所擁有的權力低。隨著女性教育程度及經濟能力提高,性別權力意識抬頭,婚姻權力的不均等是導致女性不敢走入婚姻的原因之一,因此,夫妻之間若能相互尊重,不管做任何決定都能相互討論,對孩子來說應是好的榜樣。

(五)正向溝通、解決衝突:夫妻雙方因為立場、想法不同發生衝突在所難免,衝突不一定會破壞關係,但無效的衝突處理方式如暴力、冷漠、逃避等方式對關係的傷害更大。因此當婚姻衝突發生時雙方要以理性的方式共商解決之道。有效的溝通來自於站在對方的立場傾聽同理,避免批評指責,翻舊帳或輕率地給建議等不良的溝通方式,當父母能以正向的方式來溝通,相信孩子也會學到有效的待人處事之道。

四、結語

        以上的原則看來簡單,實踐起來確實困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因為理解到人的不完美,我們就更能接納彼此的缺點,建立更成熟的關係。

分享:
:::

教育領航

愛在臺中,托育一條龍
課程評鑑
偏鄉學校推動紮實的家庭教育
社會變遷與婚姻經營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