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談代間教育的重要性

霧峰區吉峰國小臧芷伶主任 08/06/2015 7098 點閱

每天早上,小惠(化名)坐上阿祖的機車,和阿祖一起到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吃完早餐,小惠向阿祖說再見,沿著校門口人行道,順著台灣欒樹走入校園。阿祖會在下午六點課照班放學前,再騎車來接她回家。和小惠一樣,阿揚(化名)也是由阿嬤帶大的孩子,阿嬤每天牽著他的手走入校門。中午放學時,阿嬤會準時出現在校門口接他回家。

這兩個孩子是目前典型的「單親」、「隔代教養」兒童,在學校輔導的個案調查中,雖然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顧尚稱穩定,但也呈現「文化不利」、「經濟弱勢」和「溝通不良」的現象。深究其因,老一輩的祖父母們自我信心不足,常將「看不懂功課」、「怕照顧不好」、「感覺壓力很大」掛在嘴邊,往往是造成代間關係緊張的原因。

一、何謂「代間教育」

代間(between generations)關係包含家族結構中兩代之間(intergenerational)以及多代之間(multigenerational)的關係。包含兩代之間的親子關係,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以及祖孫三代之間的關係。代間關係的發展是以家庭為中心的親子關係。成人組成家庭養育子女以後,代間關係成為其家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代間關係是一種以親情為基礎的人際關係,除了親子之情之外,也重視相互的尊重與溝通技巧。「代間教育」(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便是強調成人與兒童雙向學習的活動方式,透過世代間的互動,讓老少成員都有所收穫與成長。

二、代間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台灣漸漸步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雖然台灣目前人口成長率尚能勉強維持在3‰,不過再過十年,當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可能佔總人口數40%,也就是說平均每1.2個工作人口就要扶養1位老人。

三、本校推動「代間教育」的成果

「教育始於家庭」,學校推動的家庭教育工作慢慢增加「代間教育」的比重,因為親職已不侷限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許多家庭為祖孫三代同堂的折衷家庭,或者僅有祖孫隔代共居。這些長者擔負「再親職」的工作,因此設法將老人教育帶進學校推動的家庭教育活動,協助老人建立與孫子女間相處模式的價值與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是刻不容緩之事。

為使代間關係更形融洽,讓年輕一代了解老一輩的可愛與價值,增進其對長者的敬意,拉近彼此的距離,由學校開始扎根推動的代間教育相對重要。本校從「祖孫週」的概念出發,鼓勵祖孫三代共同參加學校辦理的各項活動,例如:「大手牽小手--阿公、阿嬤、我」,由祖父母帶著小一新鮮人一起參加新生入學式;辦理「粽子情、親子行」的活動,阿嬤以包粽子的方式進行手藝傳承活動;「我和爸爸和阿公到底誰像誰?」--親子臉大追擊;「明信片傳親情」--寫給阿公阿嬤的悄悄話等。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搭起「代間」之間的情感橋樑,打造不分年齡的共享社會。

「弟子規」是許多學校都努力推動品德的經典教材,有品的社會便能營造友善和諧的代間關係。「弟子規」的首篇便是以「首孝悌、次謹信」起始,家庭提供代間互動的環境,學校努力推動代間教育,營造良好緊密的祖孫關係,即是建構年輕世代與老人互動的基礎。讓我們一起攜手,從孝悌出發,共同為跨越世代的和諧社會而努力。

談代間教育的重要性(圖片1)

辦理增能研習,提升祖代的自我價值感。

分享:
:::

教育話題

談代間教育的重要性
陪伴是愛的展現
洗腳報親恩 共享三代情
阿公阿嬤我愛您~有愛大聲說出來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