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數位學習教育觀

霧峰國中曾立邦教師 12/27/2011 2438 點閱

        數位學習的前身為遠距教學,遠距教學在郵政系統的時代,就以函授的方式存在,當初是為了協助無法入學又有需求的社會人士進行各種進修。廣播及電視出現,增加了可運用的媒體。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網路是一個更有效率的媒體,因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各式各樣題材的網站如同雨後春筍般成立,許多學習的資源已不再受限於學校、補習班或者書本,只有你有心有時間,懂得使用電腦上網,就可以搜尋到需要的資源,再加成儲存資料的成本愈來愈低,硬碟、光碟片容量愈來愈大,隨身碟愈來愈小,而無線上網的技術也愈來愈成熟,可以想見未來,隨身攜帶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就會成為隨時隨地學習的工具了。

        數位學習原本被定義為利用各種數位科技進行遠距教學與學習,但以目前的趨勢而言,即使是正規的學校教育,數位科技必然走進教室裡而對傳統的教學產生極大的衝擊,而教學模式的改革更是關乎國家競爭力,身為資訊大國的我們,豈可在這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之後。

        以數位學習應用於教學的資訊融入策略,自前幾年即開始推動資訊種子學校、E化教室的方案更是將相關的電腦教學設備陸續補助各學校,雖然未能普及達到班班有電腦、單槍投影機、電子白板的程度,但至少已經跨出數位學習的一大步。

        萬事起頭難,每一種變革必然會遭遇各種阻力,而各項資訊設備,動輒數萬到數十萬的價格,所費不貲,但隨著各式硬體設備價格愈來愈低,價格因素應會隨時間改善,另外改變教學模式必然意味著必須先改變教師的觀念、提昇教師的相關資訊素養,從種子教師的培訓到各校推廣,才能將理想落實為現實,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隨著教師的汰舊換新,新進教師大多已是數位時代的七年級生,接受新觀念應不是問題。

        最近學校在教務主任極力爭取之下,本校購置了八台電腦、八台單槍投影機,以及三台虛擬互動白板,在展示之際,只見各班學生個個瞠目結舌,驚呼讚嘆說:「太炫了,我以後上課再也不會打瞌睡了!」幾天之後,巡堂經過教室,發現過去會令學生覺得最無聊的數學課,同學們也興緻勃勃的搶著上台作答,操作功能炫麗的數位教學設備,也許這對他們仍屬新奇的事物,可見改變已經成為進行式,目前仍持續發酵。

        以筆著的觀點而言,數位學習確實有許多優點,更是難以抵擋的趨勢。但並非所有人都必須以數位學習作為自己的學習方式,或者不參與數位學習就會被淘汰。不管科技再如何進步,學習的主角始終是人,唯有從學習者、教學者及教材的性質來作整體的思考,搭配上數位科技的輔助,才能提供給學習者更適性更有效的數位學習環境,如果一味強調數位學習而忽略了個別差異和學生的身心狀況,而造成本末倒置,那就違反學習的初衷了。 

分享:
:::

教育話題

數位學習教育觀
未來教室的移動科技—談電子書包
正視N世代學生的學習困境與可能性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