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

太平區中華國小廖孟諄主任 08/24/2016 1248 點閱

◎教育改革從不會停歇

        因應全球化下學生關鍵能力的學習,鄰近的新加坡以建立「思考型學校」,從而達到「學習型國家」為教育目標;日本則強調要「開拓新世代的心」,強調品格力的養成;而我國12年國教亦秉承一貫「讓學生學習帶著走的能力」為目標。或許從近年我國社會上充斥著詐騙、貪污、扭曲事實的氛圍下,「品格決勝負」的時代已正式來臨,又或者讓學生具備自我思考判斷、整合分析知識、提出自己觀點來架構學生學習課程的時機已經成熟,教育改革的腳步沒有停歇本錢。

        從由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現況,可約略窺探出目前的教育是一個強調能獨立思考、具科學素養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是一個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下能具有表達與溝通能力的教育;是一個重視民主素養與思辯批判能力的教育;是一個注重品德,具社會與人文關懷的道德情操教育。這一項項的願景,在全球化風潮的進逼下,教育改革沒有停歇的空間。

 

◎以孩子為中心的價值命題

        多元的概念最讓人神往的便是「可能性」,人們喜歡把混沌理論、蝴蝶效應用於教育養成的不可預測性,單就此實驗教育就已有推廣的必要,也在於其呈現出的無限可能,當單一的教育流程已知無法滿足於所有孩子時,就如同林佳龍市長所說:教育沒有「最好的」,而是「最適合的」。實驗教育雖具有促進教育創新動力,但重點仍在家長教育選擇權,讓教育朝向多元發展,尤其實驗教育對於家長的投入及傳統觀念的調整相對重要,在經濟相對弱勢的偏鄉學校,家長是否有時間與能力投入?這對轉型發展則是一項挑戰,必須有學生家裡沒有,學校就得加倍給的理念來配合。

        而對於現有公立學校來說,實驗學校則有督促創新的引領作用,臺中市歷經新式校務評鑑、學習共同體、亮點發展、教專推動等各項教育措施,其推動內涵與實驗教育亦多有雷同,尤其在建立辦學特色、教師創新教學、本位課程設計上,確實已呈現不少成果,但在以孩子為中心的目標下,教學與學習過程在實驗教育的體制下卻更顯得重要,無論動手操作或探索自我,去除統一標準的框架,讓過程變得有趣,讓學習自然發生,讓學生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知識,而這些呈現每個孩子生命獨特的過程,都有賴適合的師資與創新的課程安排。

 

◎教師轉念非僅止於熱情

        適合的師資是實驗教育成敗的關鍵之一,目前在公立學校教學現場的教師大都經過師資培育的洗禮,具有一定的能力與經驗累積,且正在自己崗位上戮力付出,但這樣的熱情要轉化為實驗教育的前鋒教師是否人人有足夠的能量?在體制內做體制外的事,如同要老師丟掉侍奉多年班級經營管理的信仰、丟掉教學指引與時間配置、花更多時間備課,沒有理念和熱情、沒有求知和好奇的慾望,自然無心體會「每天每節都不一樣」所營造出的神奇與喜悅。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投入實驗教育是熱情還是理念?是挑戰還是初衷?當然光靠熱情要帶動教學與行政團隊的確很難,這也是試辦實驗教育學校主任的心聲,但偏偏師資是教育成敗最關鍵的一環,也就是說,一個老師本就該具備教學熱情,但一個參與實驗教育的教師所需要的是價值的認同,故而政府與教育大學合作培育師資、研發課程,確可解決教育現場教師轉型所衍伸的困境。

 

◎創新課程是所有教師的課題

        實驗教育的課程規畫,常展現社區、文化、環境融入的概念,而公立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概念亦以此為目標,近年鑒於少子化的問題及城鄉差距的持續擴大,無論是都會型或偏鄉之公立學校都有所警惕,努力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學校特色,以持續吸引家長的目光,但一部戲能不能紅,關鍵其實就在劇本,有好的課程就如同有好的劇本,一旦戲劇的發展超出劇本的範圍,就把它當成一個驚喜,一個無形中翻轉課堂契機,欣喜收下。

        學校特色課程的建立與發展,正可藉由政府大力推動實驗教育理念之際,觀摩學習,截其優點,進行教學創新與本位特色課程的建制,翻轉課堂教學,以有品質的學生學習,建立學校自己的亮點,目前也有不少學校已成功發展並推動學校亮點,而與時俱進的課程設計,進而帶動創新教學,讓每一個孩子有喜樂的學習過程,自我探索將自然而然發生。

 

◎意外擺脫的升學焦慮

        而實驗教育推動過程最大的變數自然是升學體系仍未臻完備,家長選擇了實驗教育卻擔心孩子成為升學制度的犧牲者,所幸12年國教的推動及大學錄取率的大幅提高,大學系所求新求變以求生存,無形中也將間接促進實驗學校的發展,讓許多家長勇敢選擇讓孩子擺脫以升學競爭為導向的傳統學習環境,對孩子未來升學也更無後顧之憂。

        但話雖如此,也不能要求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全部回歸主流,以免失去養成的主體性,故而值此大學合併與轉型的契機下,亦應同時考慮實驗教育的需求,並增加中學端實驗學校,建立更完整的教育升學體系。

 

◎結語

        教育的多元,代表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實驗教育,反之,也不是每個學校都須變成實驗學校,但不可諱言,目前實驗教育仍在發展階段,還無法將理念全面散布,但卻已衝擊教育現場,引起回響。台中市戮力成為實驗教育的友善城市,就為了讓每個不同的孩子感受到愛、尊重與成功,建構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過程,落實適性教育。當然,實驗教育先驅試辦學校自然背負轉型成功與否的壓力,面對社區家長的關注、創新課程設計的推動與教師轉型教學的挑戰,理念與實際的結合,體制外與體制內的衝突,其間的困難與磨合,自然不是我們所能親身體會,但這些努力勢將成為學習的典範,信念也將掩過熱情,路雖崎嶇,將有越來越多人會一起同行。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圖片1)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圖片2)

                 工作體驗--廣播小記者                                                                                思辯訓練--模擬法庭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圖片3)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圖片4)

                             桌遊小團康                                                                                 動手做--調製水果雞尾酒     

分享:
:::

焦點話題

Be a CEO——實驗教育在北中!
實驗教育之我思
實驗教育在臺中
淺談「實驗教育在臺中」的典範學習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