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打造美學風景 體會感動與美好

后里區后里國小簡誌宏組長 03/02/2018 904 點閱

       就大部分的人而言,美學、美感的啟蒙往往是在學校,而過去的美學教育多著重在課程教學中,單純的美勞、音樂課程,單調的教室,往往忽略了美感環境的營造。而現今,許多學校在面臨校舍老舊,著手改建的同時,已慢慢將美學概念加入校園改造之中。

       后里國小的老舊校舍在拆除改建後,透過環境的建置以營造美感的氛圍,因此本校校舍改建之時,在校園裝置藝術方面特別以「樹」的概念,作為發想與設計。人說「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大樹樹根總是盤根錯節,廣闊綿延,而大樹筆直聳立,更是世界各地創世神話中不可缺的原型。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將宇宙分為九大世界,主神奧丁更曾倒掛其上發明盧恩符文。中國崑崙山有建木連接天地,金烏太陽棲於東方海上的扶桑樹,三星堆有神樹文物出土。常青樹代表長壽、永恆,落葉木則代表著重生,「樹」所展現出來的是生命與希望。在經由公開招標評選藝術團隊入校進行教學活動,發予全校師生陶土版片,將每人心中的希望藉由手作實際進行設計,讓師生們在這些陶土片上留下見證。作品有刻劃上簡易的心型、昆蟲、眼睛、幾何線條等圖形或有留下「后里」、「知足」等文字。再經過窯燒之後,將成品嵌入其中成為「希望之樹」的一部份,並將二層樓的牆面以陶磚成品拼貼名為「希望之樹」。   

       因「希望之樹」位於前後棟教室轉換移動之通廊,不僅學生們在下課時或利用這塊空間跳繩、遊戲;學校方面也利用這個空間,由替代役或老師來說故事給低年級小朋友聽。老師們也偶爾利用這空間來戶外從事教學的活動;呼應著當初以「樹」的意像來裝置這個牆面,薪傳著生命與希望。   

       藉由公共藝術的空間,師生們不僅沐浴在校園硬體裝置藝術的美麗環境當中,更在其中體會心中生命的感動與美好。面對社會急遽變遷與日新月異的趨勢與挑戰,未來所需的人才除須具備基礎學力外,更須兼具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的現代公民素養,透過藝術與美感教育形塑,經由學校教育作為,讓孩子能擁有美的素養,從生活中基礎美感的掌握做起,從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形式與內涵的真、善、美,以培養學生的感知、想像、詮釋、思辨、實踐與溝通的能力以及相關習慣的養成;更能從生活場域中覺察美、探索美、感受美,最終能了解「人」、「事」、「物」之真、善、美的形式與內涵,並加以實踐,成就「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的教育目標。

打造美學風景 體會感動與美好(圖片1)                    打造美學風景 體會感動與美好(圖片2)

打造美學風景 體會感動與美好(圖片3)

分享:
:::

焦點話題

依山傍水 健民新美學
自然與人文薈萃 瑞峰美學新饗宴
打造美學風景 體會感動與美好
穿花閱圳--打造文化美感校園
茁壯創新 美的饗宴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