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北歐犯罪學趨勢及其刑事政策》

沙鹿區公舘國小黃光甫老師 01/31/2019 664 點閱

書名:北歐犯罪學趨勢及其刑事政策

作者:許華孚   劉育偉

出版社:一品文化

出版日:107年3月

       

       北歐,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一個莊園意象幽靜的白色國度,一個生活地區水平極高的世外桃源,一個社會福利制度健全與經濟發展的移居地區。不禁令人發想,當地的犯罪趨勢是如何呢?透過這本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所主筆的北歐犯罪學趨勢,進一步來了解為何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社會是世界的標竿。

       我國在2006年確立了寬嚴並進的刑事政策後,跟隨美國腳步強化我國犯罪領域的各項政策,但近年來監禁率不斷提升,而相較之下的北歐監禁率是我國的五分之一,我們可以知道北歐的道德文化及信念是希望追求公平正義外,更強調寬容人道的謙讓思想,重視矯正預防的工作,期許犯罪人能夠復歸社會。這樣的核心內涵其實我們台灣也有相同的價值觀念取向,全球化的浪潮裡,嚴刑峻罰是主流思想,但微觀的角度下,文化及道德的社會架構中,北歐這種刑罰觀念的改變,給了我們國家另外一條道路可以選擇,良善的人性與社會福利的健全才是根本之道,更呼應了一句話:「良善社會福利就是最佳的刑事政策。」

       這本書雖然圍繞的犯罪領域的政策說明,但不難發現,若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不也是如出一轍呢?過度的懲戒與罰則,只會導致更多的負面標籤,更多的反抗與壓迫,只會造就出更多非行少年的出現。北歐的芬蘭曾經是監禁率最高的國家,但經由長期的政策轉變與改革,從寬大仁慈的角度出發,透過更多的社區處遇方案來代替懲罰,教育不應也是如此嗎?難道一個人犯錯就只能透過懲罰來達到正義的目的嗎?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融合的國家,教育要不僅要符合時代潮流,更要走在前端開創新界,北歐各國對於犯罪注重情境預防的概念,透過環境的改變來減少犯罪機會,而有所謂的三級預防概念,而教育也透過情境預防的概念來發展各種三級預防的政策,著重在對於連結非行行為關鍵因素的介入並抵銷,使所有學生導入正軌。

       近年來修復式正義的興起,緣起於標籤理論的盛行,不管在犯罪或是教育現場的「非行行為」,標籤者都是這個潮流下的犧牲者,是青少年犯罪的起因之一,因此澳洲犯罪學者Braithwaite提出了「明恥整合理論」來強調修復式正義的重要性,強調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的調停與賠償的協商,讓社會能夠接受加害者的賦歸。教育現場的霸凌與欺負,讓修復式正義進入校園,強調「尊重與包容」、「凡事有商量、複合有方法」,以「修補傷害重於懲罰」的核心價值來杜絕霸凌事件的一再出現,這也正是北歐犯罪學趨勢的政策之一。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讓我們更能夠將人性化考量在各個層面,藉由批判性的思考來針對未來的教育現場進行政策再改良,期許我們在面對新世代的教育政策能夠有更多的精進與不斷的自我挑戰。

分享:
:::

書香共聞

《心念》
《北歐犯罪學趨勢及其刑事政策》
《如此人生》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最後吃,才是真領導》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