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程式積木送作堆 仁美創客要起飛

北屯區仁美國小鄭智霖老師 03/13/2019 886 點閱

       智慧生活已成為現今科技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居家的智能控制系統或是行車的自動駕駛、主動安全系統等,都勾畫了未來智慧生活的各種可能性。為服膺時代的潮流,108課綱將程式教育納入課程中,期待學生能夠具備操作、運用的基礎知識,以適應未來更進步的生活。仁美國小日前配合Wikidue程式教育學院「2018深耕校園計畫」,舉辦程式教育活動,讓學生能夠透過行動裝置操控載具BaBame自走車與四軸飛行器,體驗程式教育的無限可能與魅力。

程式積木送作堆 仁美創客要起飛(圖片1)

       教學活動設計中,學生練習以堆疊的程式控制自走車在規劃的車道中前進、轉彎,順利到達目的地。這不僅能立即驗證程式鋪陳的正確與否,更能視具體執行的運作情形作細部的修正,精準的達到要求。正如現今高級汽車常配備自動路邊停車系統,在程式中,學生可以微調修正動力的輸出值、時間長短等,讓車子正確的停入停車格中,體驗並了解這些高科技的基本原理!

       在體驗活動中,學生無不興奮的透過行動裝置與載具的連結,控制BaBame自走車在在規劃的車道中前進、轉彎,順利地到達目的地。同時也對自走車能夠運用傳感器的訊息回饋與程式的判別,就能夠達成自動駕駛的目標感到嘖嘖稱奇!更讓學生感到欲罷不能的,是四軸飛行器的「飛行操控」體驗,從2D的平面升級為3D的立體,不僅是空間感的升級,更是視野上的開拓與延伸,從每個學生熱情參與、專注操作的表現,相信這是一次成功的體驗課程。「從做中學」一直是教育中被認為最成功且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程式教育若僅僅是程式積木的堆疊,很容易失去其發展與應用的意義。若能配合載具呈現程式執行的成果,不但能立即實際驗證執行成效,更能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可說是推行程式教育事半功倍的良方。

程式積木送作堆 仁美創客要起飛(圖片2)

       國小學生在程式編寫的過程中常遇見的困難,像無法有效運用邏輯積木去簡化重複的動作,或設定判別條件讓感測器的回饋去執行相對應的指令,就可以使用實體載具輔助程式教學來解決,例如我們可透過自走車走正方形的活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練習堆疊出每一個步驟的指令來完成正方形路線。之後,再與學生觀察、討論哪些是重複數次的指令?嘗試將這些指令積木放入「重複」積木中設定次數,就能讓學生理解其運用。而判別條件積木的教學,則適合運用自走車前進時遇到黑線自動停車的活動來進行。設定自走車不斷前進,但當紅外線感測器對黑線的回饋出現時則讓自走車立即停止。

        在理解簡單的條件積木運用後,就可將遇到黑線後的動作增加,漸漸的,就能建構成「密室脫逃」的程式組合了。從這些例子可以發現,運用實體載具自走車或四軸飛行器配合程式教育教學,學生能更容易透過實際的動作執行結果,理解程式的設定與其原理,是非常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期待實體載具與程式教育的結合,能夠讓科技教育在國小也能綻放出亮眼的成果!

分享:
:::

教學錦囊

程式積木送作堆 仁美創客要起飛
元宵夜未眠 飲文嚼字趣
不一樣的補救教學--Holiyo給你猜
拼一拼 玩出英語力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