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跨域學習 共構藝術

西區中正國小顏福勇主任 10/02/2019 671 點閱

       「小朋友,有沒有人知道學校裡多了一件藝術展品啊?」「有沒有誰知道這件公共藝術展品的主題名稱啊?」「2019、50,這組數字密碼的秘密是什麼?」「Love、read,又代表什麼意涵呢?」這是本校教師正在進行校內公共藝術導覽教學的提問實景呢!

校園裡的公共藝術作品(圖片1)
校園裡的公共藝術作品

        本校自民國58年創校,學校位置緊鄰經國綠園道、市民廣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文藝氣息濃厚,校園周邊經常有各類藝文活動與市民活動在進行著,交織著多元的城市紋理,風情萬種,如同蘊含各種文化、美學與記憶的藝術流域。

       2019年,因學校新建校舍工程,遂以「藝術流匯、漫延中正」為理念徵選公共藝術作品,讓這條萬種風情的的藝術流域流淌入校園中,使中正校園成為藝術文化匯流的終點,亦是藝術文化發散的起點。

       除了公共藝術品的徵選與設置外,我們更統整各領域的學習,從校園出發,連結周邊的公共藝術作品,辦理走讀活動,設計統整跨域的特色課程,以能在學科基礎上,更強調現象為本,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藝術:公共藝術可以是生態的(科博館-DNA雙股螺旋-生命演化步道);公共藝術可以是文學的(楚戈-允執厥中);公共藝術可以是體態之美(林慶祥-伸展)、可以是生活之美(周義雄-舞樂春風);公共藝術可以是線條(王亞韋-法國鬥牛犬)、是幾何(吳靖文-方圓)、是空間(王文志-開天闢地);公共藝術可以是具象(王秀杞-守望)、是抽象(郭國相-傳說)、更可以是意象的(高燦興-日中日);公共藝術是食農教育(王秀杞-播種)、是品德教育(莊丁坤-舐犢情深),更是社區營造、永續校園的元素(圍牆彩繪活動)。透過公共藝術的認知與參與,讓全校師生浸潤在美感教育氛圍中,體現生活環境之美。

       當公共藝術不再被單純地解讀為單一物件或僅止於純粹的美感教育,而能結合環境融入於生活當中時,知識便能運用知識,知識就能產生知識,藝與術,就不僅只是跨域,更是共構。希望透過公共藝術課程多層次、多面向、多領域的學習,讓學生從實體表徵的鑑賞引伸到事物背後的寓意與內涵,進而省思反饋深層次的精神哲理,踐履在真實生活情境之中。

圍牆彩繪活動(圖片2)
圍牆彩繪活動
分享:
:::

焦點話題

向上提升迎接教育新紀元
從手機遊戲看現實與虛擬的跨域學習
生態在中和 跨域好好玩
跨域學習 共構藝術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