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大腦喜歡這樣學》

豐原區翁子國小楊宗榮主任 12/09/2019 763 點閱
《大腦喜歡這樣學》(圖片1)

書名:大腦喜歡這樣學

作者:Barbara Oakley

譯者:黃佳瑜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這本書彷彿一場及時雨,帶領我們從腦部運作的方式重新解讀學習,如同夜空中的閃電,瞬間頓悟數學學習的難點,有一種「天啊!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數學,讓許多學生望之卻步,甚至有些牙癢癢的感覺,但並不是自己沒有學數學的天賦,而是腦中的「定勢效應」在作祟,如果一開始就覺得數學很難,產生逃避心理,那就沒有給自己學好數學的機會,或是太過鑽牛角尖,用僵化的直覺來解題,忽略題目的全貌,也會碰得滿頭包,落得興趣缺缺的下場。

        從文科斜槓到理科的芭芭拉博士認為:學習是在「專注」及「發散」模式間來回跳躍中產生。「專注」幫助我們聚焦在學習的重點上,「發散」則讓我們跳脫框架,用大視野看待學習的全貌。過於專注可能會妨礙學習,微觀的點狀記憶難以形成概念,有時須後退一步,才能發現知識間的脈絡。

        本書亦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盲點,原來我在某些科目學不好的原因,不是我沒有天賦,而是我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哇!好震撼的事實,不僅是我,周遭的師生似乎也有同樣的困擾,原來腦中的信念與熱情才是讓學習成功的天使,而「拖延」好像也是我們揮之不去的惡魔。為此,書中提出一個有趣的方法--「番茄鐘工作法」,用計時器設定25分鐘,這段時間必須專注在學習上,不能上網、打電話,嚴禁任何干擾,雖然會感到壓力,卻讓學習更有效率,時間一到就可以休息,做些放鬆的事情來犒賞自己。雖說是休息,但是大腦的某塊區域仍在學習,只是從專注模式轉到發散模式,有些難題反而是在輕鬆的狀態得到「頓悟」式的解決方法。思維像是肌肉,需要時間及間歇式的反覆練習才能逐漸強壯。

        那麼有沒有更快的學習方法呢?大多數人是天生的視覺及空間記憶大師,總是能在亂七八糟的桌面快速找到想要的物品,若能將這個天賦用在學習上,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頑童-­­­-費曼教授有一套獨特的「費曼學習法」,利用比喻及類比來解釋複雜的概念,再搭配「記憶宮殿法」,把知識或公式在心中描繪出一幅幅有故事的「圖畫串燒」,不僅學習變得有趣,效率也更好。例如:用拳頭突起的關節來記憶有31天的月份,簡單又有效。

        這本書讓人重新檢視自己的學習,同時也在腦中反省用過的教學方法,學生數學學不好,不是因為他不聰明,而是我們還沒找到大腦喜歡的學習方法。

分享:
:::

書香共聞

《蝴蝶朵朵》
《天氣之書》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大腦喜歡這樣學》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