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太平區坪林國小 葉尚銘老師 06/09/2020 615 點閱

  當我們問到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什麼時,在多數的學生心中,通常最先想到的便是體育課,體育課能夠讓人暫時離開課堂上學習的疲憊,伸展肢體,享受與同儕運動的樂趣。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偏重階段式的技能發展及反覆訓練,希冀藉此讓學生奠定穩定的基礎而後了解整個運動的全貌,其缺點是過程較為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無法獲得成就感,對體育課的熱情也會逐漸消失。

學生們正在進行躲避球課程(圖片1)
學生們正在進行躲避球課程

  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的能力之外,更著重統整的能力與情境的結合,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及能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設計一堂體育課時,筆者建議可以從幾個不同的層面思考:

一、關於教學目標

  先分析教材內容如何與生活情境做結合,希望透過課程內容傳達什麼樣的價值與目標。可以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來設計課程,常見的有:運動教育模式、動作教育模式或者體適能模式……等等。

二、關於教學活動設計

  (1)原則上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優缺點,教師需依照教學脈絡與內容來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例如:可以於課前先介紹課程內容,針對課程主題設計高聯結度的活動來引起學生上課動機,以利課程的銜接。

  (2)可以從器材、分組、規則、時間、角色去做活動的安排,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而達到教學目標,例如:練習式教學、創造式教學、導引式教學……等等。

  (3)最後為課程的評量,在課程進行中需安排合適的評量方式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例如:促進學習的評量—教師可獲得調整及提供下一步教學的訊息。學習及評量—學生有機會反思學習狀況,幫助自己調整。學習結果的評量—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三、關於延伸學習

  學生學習完這些課程後,能否激起學生在課餘自主性參與運動的動機,將其延伸至家庭、學校與社區等生活場域,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並能有戶外活動體驗的經驗。例如:因體育老師教授球類運動,進而參加相關運動校隊;在學校學到體適能相關課程,能夠自主性安排規劃平時的運動時間;因為在課堂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進而喜歡體育課,享受著運動的樂趣等等。

學生們正在進行充滿趣味的體育競賽(圖片2)
學生們正在進行充滿趣味的體育競賽

  參與體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各年齡階段人群的身體健康,還能帶來社會效益並提高人們的幸福感。良好的體育課程,除了讓身心發展能得到均衡外,還能促進學習遷移,提昇不同領域的學習技能。讓學生透過體育課找到自信、熱愛運動,相信是所有體育老師共同的理想。

分享:
:::

焦點話題

水湳巡禮--社區迷你馬拉松
跟著光復動起來
獨輪鐵藝山腳行
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