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博屋瑪的樂活傳承

和平區博屋瑪國小胡家豪老師 03/08/2021 941 點閱

  「樂活」是一種生活趨勢,1998年,美國社會學家Paul H. Ray與Sherry Anderson發表他們多年研究的結果,認為社會上有一群人在生活與消費的同時,也會考慮家人健康與環境責任,正式定義了樂活(LOHAS)族群。樂活族在全球蔚為風潮,真正的內涵不只是健康消費的個人主義,更要透過生活實踐來關懷群體與保護環境,這樣以健康且可永續發展的型態所營造的群體生活,與泰雅族傳統的部落生活不謀而合。沿著大安溪畔而建,被山川擁抱著的博屋瑪國小,是一所泰雅族為多數的實驗學校,這裡的孩子在優美的自然環境及充滿泰雅文化的部落中成長,在環境日益被破壞的現今,增加環境生態保育、提倡資源永續的觀念並落實在生活中,孩子們在博屋瑪國小的文化主題課程裡皆能習得。

  博屋瑪的文化主題課程以認識自身文化及土地為出發點,設計出眾多主題單元,其中漁撈文化主題課程及蔬果類主題課程,都能察覺出骨子裡的樂活基因。在漁撈文化主題課程中,從低年級認識自己生長環境的溪流生態,到中年級進而了解祖先智慧,思考如何保護自然資源永續經營,最終在高年級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使用傳統漁撈方式別有趣味,但效率其實不高,因為有了中年級的思考課程為基礎,孩子面對稱不上豐收的竹簍時也能釋懷,畢竟祖先傳承的規矩就是只捉成年魚種,不可過度捕撈,而且使用的漁具皆須為就地取材,一方面取之自然,安全健康,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的維持自然生態,讓環境及生命都得以永續。

學生使用泰雅族傳統漁具捕魚(圖片1)
學生使用泰雅族傳統漁具捕魚

  另一個樂活課程是蔬果類主題課程,學生從低年級就觸摸及認識在地蔬果的種類,到了中年級進一步學習辨別及了解蔬果可食用部位,高年級則是學習烹調蔬果料理,實踐所學並體驗分享的快樂。以傳統農法來種植蔬果,辛苦程度遠高於現代農業,花的時間多,體力消耗也大,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種出來的農作物多數長得醜,但課程的重點其實在於過程中師生經常會去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在口腹之慾與安全健康間進行取捨,傳統農法雖不比現今使用農藥種植出的果實漂亮豐腴,但對土地及人體的負擔最為微小,保障土地資源能永續經營,在用健康且無負擔的方式料理烹飪下,更能積極的實踐樂活生活。

  從生活中引導孩子,將樂活理念實踐於日常,不是為了跟上世界趨勢,而是傳承使然。帶領孩子認識土地,保護自然資源,環境愈美好,我們便活得更健康。祖先的生活智慧指引著博屋瑪,全校師生共同努力,遵循泰雅族傳統文化,尊重自然山林,保護環境永續經營,實踐樂活生活,共同守護地球和人類的未來。

分享:
:::

焦點話題

萬和好食節 樂活在臺中
樂活生活 健康永續
博屋瑪的樂活傳承
健康吃 才樂活
樂活 讓美感更有感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