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大雅區三和國小蔡宜真老師 05/09/2021 516 點閱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圖片1)

書   名: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作   者: 史坦尼斯勒斯.狄漢 

原文作者: Stanislas Dehaene

譯   者: 洪蘭

出   版   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年9月29日

  人類自呱呱落地便自然地牙牙學語,學習就是生命本能。然而學習是什麼?大腦如何進行學習?怎樣才能學得好?法國著名神經科學家狄漢(Stanislas Dehaene),從認知科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實驗,在本書有深入淺出的剖析。

  作者對「學習」下一個廣義的註解:「把外在世界放入腦中,形成一個內在模式。」人類的大腦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經由學習歷程,儲藏許多外在世界的小模型。以生活所能經歷的例證:閉上眼睛,大腦可呈現住家附近的心智地圖;我們的腦中有親朋好友的心智目錄:關於他們的外表、聲音、喜好等瞭若指掌;人腦中的身體模式可了解手腳的位置在哪裡,指揮他們位置來保持身體平衡。

  人為什麼要學習?為了快速適應環境用以生存。曾經人們以為嬰兒的心智如白紙空無一物,但認知科學實驗結果,卻發現剛出生嬰兒的頭腦,已擁有許多特定的神經迴路,是人類長久演化歷史所塑造的基因。嬰兒對數字、機率和數學有天生的直覺:出生2個月的寶寶會對臉孔有反應,喜歡與人相處;嬰兒也在很短時間就能學會語言,簡直像個語言天才;即使最強大的人工智慧(AI),都比不上人類嬰兒腦神經的學習潛力。所以豐富幼兒的環境,會幫助大腦發展得更好。特別是人類大腦有巨大的可塑性,縱使是眼盲、失去半個腦或被孤立生活,還是能發展出學習能力,以適應環境。

  學習成功的要件有哪些?作者列出「學習四大支柱」,針對教學者提出相關建議,分述如下:

  第一是注意力。老師教學要有成效,必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導入教學重點,並留意孩子專注持續時限,以調整上課節奏,確認孩子跟上進度。

  第二是主動參與。教學者可透過不斷提問,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驅使孩子主動學習探索答案。

  第三是錯誤回饋。人類只有在事件違背預期目標才會學習,作者提出「驚訝」是學習的基本驅力。每個出乎意料的事件,都會導致大腦模式的調整,我們靠修正錯誤來學習。老師給學生錯誤回饋時,只要告訴錯誤之處,學生立即修正就好。要避免處罰,以免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熱情。

  第四是固化。固化,就是把知識編入長期記憶,把學習歷程熟練成自動化。例如:彈奏樂器或開車,一開始總是緩慢而辛苦,重複練習後,學習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就自動化了。自動化可釋放大腦資源,讓我們可以去做別的事情。

  要達到自動化,睡眠很關鍵。晚上睡覺時,大腦會整理白天重要的事件,並將之轉運到記憶中儲存。所以確認孩子有足夠而深沉的睡眠可以增進學習效果。

  作者從四個學習支柱:注意力、主動參與、錯誤回饋、固化,給予學習者四個行動標語:「完全投入」、「參與討論」、「從錯誤中學習」、「每天練習,利用睡眠」。把這四個能力熟練,自然學得好!

  這本書的立論都有充分的科學實驗根據,是一本關於有效學習的科普著作,我誠摯推薦老師、家長閱讀此書,相信更能掌握學習精髓,在教育上幫助孩子更正確、有效而愉快的學習!

分享:
:::

書香共聞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養心1:消失的生死玦》
《必要的創傷》
《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