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當食農小鴨遇見草間彌生

霧峰區霧峰國小劉秀菁主任 11/05/2021 1326 點閱

  教育是創造價值,提升文化素質,豐富生活內涵的事業,是導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美感教育則是透過欣賞、研究、製作、發表等經驗,強化學生美感認知與實踐應用的能力,透過觀摩或是分享作品,了解不同的審美觀及設計創意,進而激發創造力。位在臺中城南的霧峰國小,透過一隻鴨子,展開了奇趣的藝術課程,搭建起學生與世界的連結,帶著師生「藝」起來尋美!

公共藝術品的故事--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小鴨

  黃色小鴨,是荷蘭概念藝術師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所創作的巨型黃色小鴨藝術品,先後製作了多個款式,其中一款高度有26公尺高、20公尺寬、32公尺長,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藝術品。2013年黃色小鴨在臺灣掀起一股熱潮,在高雄愛河的光榮碼頭、桃園新屋、基隆港海洋廣場巡迴展示,圈起無數「鴨粉」,我們也在此時認識這位藝術家,發現這個偉大藝術品的靈感來源居然是來自於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短短幾年之間,黃色小鴨從浴室間的玩具搖身一變,成為走向世界的公共藝術品。其實小鴨不是只有黃色,臺灣有一隻身高3公尺、身寬2.5公尺的白色小鴨,矗立在臺南鹽田,2013年12月在臺南北門井仔鹽,結合鹽田風景打造的本土版白色小鴨,陪伴來到北門的遊客送走最後一道夕陽。白色小鴨是用保麗龍及玻璃纖維搭建,外層用厚鹽包覆,頭部還會隨著風擺動,搖頭晃腦的模樣相當逗趣可愛。無論是黃色小鴨或是白色小鴨,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原來平凡的事物也可以藝術化。

公共藝術品的家--霧小食農新地標

  看過黃色小鴨之後,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這些大型公共藝術品最後究竟去了哪裡呢?我們引導孩子們去思考這個問題,霧峰國小食農區那隻白色小鴨的故事就此展開。這隻來自臺南的鹽鴨在展出4年後,功成身退,並盛大入住霧峰國小食農區,成為霧小食農新地標。鹽鴨的創作者莊必上先生,有感於大型公共藝術品的流浪議題,決定將這個巨作送給霧峰國小作為120周年校慶的賀禮,為校園增添溫馨童趣。白色鹽鴨吸引了霧小師生的注意,對於這個大型藝術品開始展開一連串的欣賞、探索與命名活動,最後以「夢之翼」為名,希望白色小鴨能帶著大家的夢想起飛。食農區從此成為「夢之翼」的家,公共藝術品終於不再流浪。

我們都是瘋狂畫家(圖片1)
我們都是瘋狂畫家

公共藝術品的變身--當食農小鴨遇見草間彌生

  再美麗的藝術作品也禁不起長期的風吹日曬。有一天孩子們察覺到默默挺立在食農區的白色小鴨,表面已經開始剝落,經過討論,大家決定為小鴨穿上新衣裳。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們認識了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剖析了草間彌生的圓圓點點風格,看似簡單,但仔細觀察下可以發現圓與點的大小、比例及分配位置有很大的學問,當食農小鴨遇見草間彌生會激盪出什麼藝術火花呢?我們開始了期待。4月份,一個春風吹拂的周三下午,孩子們一邊幫鴨子塗底色,一邊看著老師爬上高腳梯,隻手用滾刷幫高3公尺的鴨頭上色,還不時有白色油漆從上方滴落,過程驚險又刺激,真是令人難忘!圍繞在身寬2.5公尺的鴨子周邊,我們利用圓規、光碟片、紙杯等描出我們設計的大大小小的圓與點,無論是配色、調色、上漆一點都不馬虎,有時還得蹲低趴下才能畫出最美的圓點。這群由教職員工生所組成的創作團隊,頓時成為一群瘋狂畫家,創作著天馬行空的想像。

草間彌鴨(圖片2)
草間彌鴨

  為了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激發其想像力與創作力,透過食農小鴨,我們開始了一連串的美感教育課程,從「認識霧峰藝術家莊必上先生」到「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師生的想像力大爆發,藝術創作有趣又精彩。當食農小鴨遇見草間彌生,除了小鴨穿上美麗的新衣裳,牠還有了新的名字,我們稱呼牠為「草間彌鴨」,而霧峰國小食農區也會是牠永遠的家。

分享:
:::

焦點話題

神采飛揚 美力無限
美力重慶
創「藝」校園
當食農小鴨遇見草間彌生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