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四育國中紀正良主任 11/05/2021 389 點閱
《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圖片1)

書名: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9日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食衣住行乃是人民基本的生活滿足,也是文化累積重要的基礎。因應108課綱的素養導向,孩子除了學習部定課程的內容外,因應學習多樣化,及會考素養題及情境題的增加,故推薦這本《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讓孩子能寓教於樂,也能了解臺灣飲食文化的歷史脈絡,而這些飲食文化的元素,印證了臺灣兼具包容與創意的特性。

  本書內容簡述為臺灣是世界知名的美食王國,美食種類享譽國際,但為何臺灣能創造出多樣且豐富的美食呢?臺灣因位居亞洲與太平洋海陸交會之處,讓臺灣具有多樣生物與多元族群文化特性。飲食材料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荷西時期歐洲食材,乃至於清領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漳泉潮汕地區菜色,甚至是日本和式西餐到戰後隨國民政府遷臺的眷村菜,如此飲食文化交錯融合,使臺灣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美食王國。

  內文中提到臺灣人吃牛肉應該有四百年的歷史,吃牛肉原被視為戰後外省族群所影響的飲食習慣。但清代禁殺牛的石碑,說明臺灣人有吃牛肉,甚至此習慣亦可推至荷蘭時代的牛肉乾。而從日治時期的文獻紀載,臺灣人當時已吃進口的「和牛」。如同吃牛肉的歷史常被誤解,咖哩與沙茶,這些被認為日治時期引入的西式餐飲和戰後的火鍋配角,都能在清領時期找到線索。臺灣有些物產和飲食習慣最早雛型於南島語族文化圈,十六世紀以前利用石滬養殖虱目魚。荷治時代,引入歐美南亞食物,並僱用華人製作麵包及引進耕牛,產製糖、米外銷日本等地,發展出最早農業經濟。臺灣人其實也發明不少看似飄洋過海的外地美食,譬如溫州地區根本沒有的溫州大餛飩,四川省未聽聞的川味牛肉麵,這些都是臺灣人獨創且特有的。

  這本書很適合喜歡美食,又喜歡詳細考察與追溯的讀者閱讀,可以深切的解答為何會這樣吃,且哪種吃法好吃的歷史根源。尤其是給國中階段的孩子閱讀,更加的適合,因為歷史第一及二冊會探討臺灣在南島語族的地位及臺灣荷西時期至戰後臺灣的產業及農業發展。因此,我會建議孩子可以閱讀此書,增加臺灣史的記憶。

分享:
:::

書香共聞

《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穿越故宮大冒險4 蓮花式溫碗的密碼》
《老ㄙㄨ老師的同理心身教》
《屁屁超人與錯字大師和跳跳娃》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