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行雲流水書法二十年

西屯區永安國小林文仁、江美玲教師 07/03/2012 2087 點閱

書法是一種中華民族特有之藝術,有人認為書法有濃厚的抽象意味,也有許多美妙的詮釋。有一位德國畫家到台北故宮來欣賞我國唐代懷素自敘帖時,即被其行雲流水、龍飛鳳舞、剛健婀娜的線條所吸引,他認為中國書法的心意他已完全明白,字雖不識,但心靈已感通了。

時下的社會發展重科技輕人文,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精神生活卻日益貧乏,殊不知臨池習書,可隨著筆勢映帶不自覺進入忘我的境界。緊張的生活和空虛的心靈正可藉著書法調劑和滋潤。

民國七十八年,黃義和老師加入永安大家族,開始指導班上學生書法,一年後,已頗具成效。隔年,經黃老師引薦投入陳炫明老師門下學習書法。秉持一份對中華文化的孺慕之情,召集黃老師門下幾位學生,利用午休時間,師生在辦公室開始了「心靈與筆墨」的寧靜對話,至今回想起那段筆耕墨耘的草創歲月,仍感十分溫馨。

八十二年黃校長安全出掌永安,對書法教育鼎力支持,提供專用教室,允諾早修時間讓學生練習,更提供經費購置材料設備。自書法班正式成立後,學生數也由十數位增至近百位。書法班分甲、乙班制,甲班練習時間為星期一、三、五;乙班則為星期二、四、六,師生一起每天度過快樂的練習時間,雖只利用短短的光陰,但學生不負所望,在各項比賽中,都有出色的表現,全校師生同感欣榮。在黃校長帶領下,書法班師生自八十三年起連續三年在水堀頭黃昏市場舉行春聯義賣,籌措書法班經費,有了專用經費,永安國小的書法教育更加穩定發展。

一路走來,師生多年辛苦耕耘,雖有成績,也獲得社區、家長的支持,然未能留下學生一路走來的作品,深感遺憾,於是向黃校長提出專輯之議,校長允諾充分支援,「墨耘」於八十四年六月正式出刊,多年來的辛勤耕耘,終能為學生留下成長的軌跡。

民國八十五年白校長文梧到任後,一秉傳統,更提撥經費,更新專用教室及設備,成立「永安藝廊」,將學生作品裱褙後,懸掛全校走廊供師生欣賞。由當時紀金山老師撰文,黃老師書「永字八法兼畫藝,安性隨情意迴廊」對聯,懸掛於一棟中廊。九十年更募集資金設置「墨耘」碑牆,以陽刻方式、雕鏤於「矽晶石」上,並搭配百年樟木,成為臺中市「獨此一家,絕無分號」的碑牆。此景取名「墨耘」,既有筆耕墨耘之情趣,亦有「默耘」潛心修習之意義。「墨耘」二字,為已故書法家邱芳昌老師之墨寶,古樸素雅的風格,更具薪火相傳的深遠意義。至今,「永安藝廊」已擴增至永安館一樓前廳--耘墨齋與耕讀園,展出歷年學生作品百餘件及杜忠誥、陳炫明、邱芳昌、施永華、蕭世瓊、林榮森、黃義和等書法名家作品。永安對書法教育的積極推展,深獲各界好評。

義和老師在永安播下書法的種子,又親自辛勤耕耘,更蒙張靜娟老師、鄭久美老師、張玉佩老師的協助指導;二十年來許多師生,榮獲市級比賽首獎,更有義和老師於民國八十一年勇奪全國語文競賽小學教師組寫字第一名及至民國九十三年莊茵茵同學再奪全國語文競賽國小學生組寫字第一名,破臺中市該項比賽零金紀錄,斐然佳績,不僅是辛勤多年的收穫,更為永安留下輝煌的歷史。

二十個年頭倏忽已過,永安國小的書法教育正抽芽成長,感謝所有熱心相助的長官、家長、朋友。在與學生習寫的日子裡,深感學生的溫暖質直與無可限量的潛能。徐浩「論書」有云:「張伯英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永師登樓不下,四十餘年。張公精熟,號為草聖;永師拘滯,終能成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盡美。俗云書無百日工,蓋悠悠之談也。宜白首攻之,豈可百日乎!」永安書法二十年,尚不敢自稱「百日」竟功,何況離「白首」尚遠,仍需師生攜手同心以達「白首」。

「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曉聲」,悠遊藝海,「墨耘」之精神在於不懈之努力與高貴之謙遜。藝術是修行;毋庸教條訓示,已涵詠溫雅澹逸、矯矯脫俗之性情。

 

分享:
:::

教育特寫

與藝術有約-文光國小校園藝術教育特寫
鹿峰假日親子閱讀成長班
東山校園 活力多元
人見人愛的Angela老師
行雲流水書法二十年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