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新語心語

西屯區何厝國小洪嘉珮老師 07/07/2022 512 點閱

  「老師,暑假跟我媽回菲律賓,見到好多親戚喔!我跟表哥逛市場,很好玩耶!那邊的房子五顏六色,看得我的眼睛都花了。」「老師,我發現越南的健身房不多,而且比較簡陋,但是超便宜。我長大以後想要去越南開健身房,應該會很不錯。」疫情前的寒暑假過後,學校總有些孩子會迫不及待熱情的跟我分享他們跟著媽媽(或爸爸)返鄉的經驗,沒錯!他們就是我們口中的新住民子女。

菲律賓碧瑤市五顏六色的住屋(圖片1)
菲律賓碧瑤市五顏六色的住屋

  「咦?你跟媽媽回去越南,會說越南話嗎?」通常我都會這樣好奇的詢問孩子。「不太會,但媽媽會跟我解釋,我聽得懂一些些。」「老師,下次有越南語營隊,我想要報名看看。」截至內政部2021年12月的統計,目前臺灣新住民大約57萬人。早期新住民來台後為了適應家庭生活或是工作,努力學習國臺語,為了生存或夢想的語言同化,隨著結婚生子,延伸在這些新住民的子女身上,在教育上尤為明顯,因為語言的差異增加了溝通上的難度,即便新住民家長本身教育水準足夠,也不得不承認因著言語上的不同,大大增加了教育子女的困境。

孩子跟老師分享的越南零食(圖片2)
孩子跟老師分享的越南零食

  幸運的是,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臺灣,從較早透過政府的支持與推動,補助學校開辦母語傳承課程,到108年實施新課綱,將東南亞新住民語文列入本國語文課程,讓新住民語言的學習在校園間遍地開花。多年努力的成果,除了促進新住民語言的溝通能力,更增進新住民及其子女的自我認同與文化傳承,時至今日,我們看到了雙語優勢的新一代,同儕間也能透過人際交流增進不同的文化知能,各級學校亦在學期間舉辦多元文化相關活動,透過歌唱、飲食、節慶、服飾、歷史等,鼓勵學生認識不同文化,進而尊重、欣賞與學習。

  語言是社會溝通與互動的媒介,亦是文化的載體,更是貼近我們心愛之人的美好工具。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應享有相同的受教權,能好好認識家人的家鄉文化,在成長的道路上學習自我認同與尊重,擴展更多的可能,在人生舞台上閃閃發光。

分享:
:::

焦點話題

海區新住民學習中心 德化多元生活
新語心語
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
多元語言接軌多元文化
多元成功 國際課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