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放「洋」的校長在牧羊--何國旭校長

和平國中童瑞端老師 06/08/2023 1457 點閱

  泰雅族籍的何國旭校長是道地的和平區人,自幼在父母的期待下,國小就到市區學校就讀,擔任教職後又留職停薪,赴美國取得碩士學位。感於自己是泰雅的子民,長期遠離家鄉的失落感,促使他謝絕留美服務的機會,毅然回臺申請返鄉服務,給了自己一個重新認識部落文化的機會,因此,和平國中便成為尋根之路的起點。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教育局看重何校長的原住民籍與經歷,支持和平國中辦理泰雅民族實驗教育。一位從小就越區就讀,在都會區長大,長期遠離自身文化的原住民校長,要如何在自己的家鄉推展泰雅族文化教育?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要如何說服地方父老把孩子送到和平國中讀書?在什麼教材都沒有的草創期,要如何讓一般學科的教師願意投入文化課程的準備?無不考驗著這位校長的智慧與毅力。

108學年度和平國中轉型「泰雅文化實踐學校」揭牌(圖片1)
108學年度和平國中轉型「泰雅文化實踐學校」揭牌

  民族實驗教育的準備期,教師們對於文化課程如白紙一般,內心充滿不安,為了免於教師的焦慮和增進教師的文化知識,何校長規劃大量的增能課程,聘請民族教育專家學者到校辦理講座、工作坊,帶領老師走進部落作田野調查,向地方耆老請益。每年,最令師生期待的寒暑假,卻是校長與教師同仁一起精實的充電時刻,除了全校課程共備外,也陸續向許多夥伴學校交流學習,例如:本市博屋瑪國小、宜蘭大同國中、新竹尖石國中、嘉義阿里山國中小、高雄巴楠花國中小等,都看得到和中教師團隊認真請益的身影。

校長帶領教師共備及研習(泰雅歌謠)

  從來都沒有進學校當學生的yaki[1]和yutas[2]第一次踏進和中校園當老師,yaki用熟稔的雙手教導孩子烹調泰雅傳統美食,yutas用簡易的樹枝石頭教導孩子設阱捕獸,他們在孩子驚嘆的眼神中得到自信,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更盡其所能地將祖先的智慧與技藝傳承給下一代,也加深了社區與學校的連結。校長與教師歷經數個寒暑的課程共備,凝聚了和中團隊的向心力,實施文化課程所累積的教學成果更在2023年獲得「臺中市教學卓越獎」的肯定。

  為了讓孩子享有他少有的童年樂趣,為了讓孩子從小就能走進部落親近族人,何校長把自己的三個孩子留在和平區國中、小讀書。陪著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親子共享泰雅文化的樂趣,彌補了內心深處曾經的遺憾。在他心中:文化是族群的根,孩子應該學習與傳承,學習祖先的智慧,遵守Gaga[3]的規範,認同自己的文化。學生孫博文因文化課程的啟發,立志要傳承口簧琴, 2022年以薪傳技藝類型榮獲「總統教育獎」,這對全校師生不僅是一種肯定,也喚醒部落人士的情感,激起部落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校長帶領教師共備及研習(傳統醃肉)

  夜幕低垂,和平國中的教學大樓依舊燈火通明,原來是他陪同教師家訪後,看見了學生的需求,以父親的心情,提供學生一個安心的讀書場所,商請老師課後為學生補救教學,陪他們晚自習。他認為教育除了愛與榜樣外,還需要無私的陪伴,希望老師除了教書外也能陪伴孩子的心。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教導,猶如牧羊人般,總在羊群無助時伸出援手,適時把迷途的羔羊找回來,為每個孩子指引方向。

校長帶領教師共備及研習(傳統魚筌)

  固守傳統文化並不代表守舊,創新並不意味著忘記祖先的訓示,這些年來,實驗教育一直都能秉持他的初衷與信念:文化扎根,與時俱進,文化在地,名揚國際。在本土語言納入必修課,積極推行泰雅族語教學外,也同時關注其他族群的孩子,開設多門族語課程,幫助他們學習自己的語言。在雙語教育與國際接軌的政策下,規劃國際教育課程,聘請外籍教師搭配校內教師進行英語協同教學;安排與澳洲雪梨市Kambala高中學生線上文化交流,藉由電郵、視訊、卡片等互動,增進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能力,為和平國中與國際搭起橋梁。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成果展

  對老師而言,他就像領頭羊一樣,帶領老師探索文化課程;對學生而言,他就如同牧羊人保護、引領羊群一般,給他們安全與信賴。他既是領頭羊也是牧羊人,帶領和平國中的師生邁向新里程。校長辦公室有副對聯:「國士已開新局面,旭輝永耀故園心。」正可呼應他對和平國中校務與實驗教育的貢獻,以及對家鄉的關愛與繫念。

[1] yaki(泰雅語:祖母)

[2] yutas(泰雅語:祖父)

[3] Gaga(泰雅語:法律、規則、規範)

分享:
:::

人物特寫

放「洋」的校長在牧羊--何國旭校長
讓閱讀成為生活的起點--曹嘉華老師
用生命辦教育--柯志明校長
擁抱夢想的身影--陳麗梅老師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