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潭秀國中羅媛琦老師 05/10/2024 1198 點閱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圖片1)

書名: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8日

人,並不是真正從零開始的。

  母親的奮力、醫護人員的幫助……,人似乎從出生開始,就接受著各式人、事、物的支持、影響,在運行著自己的一生。有些是主動的、有些是被動的;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為的;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最終,都會成為人一生中記憶或遺忘的點滴。

人的哀傷感是長大之後慢慢追加的。

  佛教說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每個人都會經歷,以不同形式、不同時間點在人生中展現,無法避免。

這個世界上最重或最重要的話,都不必用語言說出來。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傳神得演繹出一個人當下的情緒、感受、反饋。所以,情感的表達不是只有語言一種方式,一次情感的交流對人產生的影響深遠,發酵的時間點不一定在當下。

人對於彼此,其實只能理解,並不真的能感同身受。

  人對於很多事情的發生及結果,先知先覺者少,無力阻止,無知接受,只能用自己的經驗試著同理他人,但是,畢竟非當事者,時空背景形塑的認知不同,產出的理解就有差異,無法等同。

人可以堅持做一個你想做的那種人。

  經歷會慢慢淬鍊一個人的心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生存的各種技能、衍生成各種做人須知,終結出自己想成為那種人的雛型,然後,前行;然後,堅持。

不圓滿,是人生;有缺憾,也是人生。

  不圓滿、有缺憾,人生從來就不是容易的,每個人都在複製或立異中,將所有的過往,用另一種方式在人生中回歸。

  用記憶回顧,不著痕跡卻愛著的一本書,值得共享。

分享:
:::

書香共聞

《翠海的雀絲》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幻日之時》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小貓法蘭基》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