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霧峰區復興國小林郁芳老師 06/05/2024 1536 點閱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圖片1)

書名: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3年8月25日

  拿到此書,翻閱之前會被封面震懾:一位穿著制服的纖瘦少女,背對讀者站在建築頂樓,風揚起她的頭髮,暗色蝴蝶滿天飛舞……

  灰黑色調的封面,似乎暗示讀者「這不是個明亮歡樂的故事」。

  2014年,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出版,曾改編成電視劇,引起廣大迴響。書中揭露現代教育怪象,描寫在升學制度下,家長過度關注考試與成績,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甚至導致親子關係劣化。如今十年過去了,那些孩子怎麼了呢?如果他們有幸長大,是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讀者在這本《那些少女沒有抵達》裡,可以找到答案。

  故事從一位少女墜樓開始敘起,百年女中的高二學生蘇明絢無預警地在某天放學後,從學校最高樓頂樓一躍而下。本書主角身為班導的吳依光,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忙著應付上級、安撫家長和輔導學生,除此之外,她還必須應付來自母親的「關心」。一切看來似乎要壓垮吳依光,而她的生活原本就充滿了壓抑與苦痛。

  原來吳依光,正是長大成人的「你的孩子」。

  吳依光的家庭,看起來毫無問題。吳家經濟狀況良好,吳父將教養責任全都給交給吳母,吳母則是盡力盡責的媽媽,她用否定的言語表達關愛,她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希望女兒優秀且一生順遂。誰知以愛為名的控制,讓愛淹沒在大大小小的衝突中,親子感情逐漸走調,吳依光的內心也日漸木然陰鬱。

  即使吳依光已成年,母親對她的控制依然沒有減少。大至選結婚對象,小到一言一行,吳的母親都有意見都要管。換言之,她仍是母親的孩子。她是那個內心傷痕累累渴求愛的孩子,那個習慣以討好退讓作為生存方式的孩子,她是那個幾乎不表達感受的少女,那個在17歲時也曾想結束自己生命的少女。或許是有過相同的灰色念頭,教師吳依光在追查蘇明絢輕生念頭的過程中,憶起曾經的少女吳依光,進而重新了解自己。

  蘇明絢的輕生,是一個謎,等待吳依光解開,同時也是改變吳依光的契機。

  閱讀本書,除了主線故事能讓讀者省思教養方式與親子溝通,背景環境與諸多配角的故事,也值得一看。尤其作者藉由配角何舒凡(另一位教師)之口說出:「教師也是人,心也是肉做的。」筆著身為教師讀來特別有感。

  另外,諸如升學壓力帶來的成長困境、新世代的校園霸凌,網路世代的生活社交,社會輿論過度發酵的現象等,作者都有細膩的描寫呈現。例如,書中以馬拉松跑者譬喻明星女校高中生,她們都跑得很累非常需要補充水分,但每個人都怕一停下來喝水,就會被追趕過去。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雖然是一部虛構的小說,卻寫出了真實的時代。它的確不是一個明亮歡樂的故事,它很悲傷但能療癒讀者的心靈,真心推薦此書給國中以上的孩子、教師與家長們。

分享:
:::

書香共聞

《翠海的雀絲》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幻日之時》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小貓法蘭基》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