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過曝世代》

神岡區神岡國小魏巧佩老師 06/06/2024 556 點閱
《過曝世代》(圖片1)

書名:過曝世代:青少年為什麼更不快樂、更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更低落

作者:陳品皓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年4月2日

  作者於書封直接點明這世代的生存議題--看似於生活便捷、安全無虞的環境中,然需面對的卻是令人又愛又懼,且更難以脫逃的人際議題--在網路世界中渴求關注與備受關注的比較、操弄與不安。

  陳品皓心理師透過長年累積的實務觀察與輔導經驗,以幽默生動的筆觸帶領我們理解生活於這個WiFi如同空氣般存在的「過曝世代」中,孩子們在看來放飛自我、沉迷網路、人際退縮、學習低落等外顯行為下,其實正面臨著混雜身處青春期的「矛盾本質」--「自我期待」與「自卑心態」間的拉扯,同時加以「網路社群」之界線失序,而使情緒風暴、心理失落與人際困擾更無限加乘。

  在教育現場協助處理各種親師生關係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在每段人際互動中,只要涉及網路便會衍生更多複雜的干擾因素。現代人慣用更為即時的網路溝通,不僅缺乏面對面時可觀察與感受的神情、肢體和語氣,也常因簡短而直接的表達,造成更多揣想與誤解。若再加上社群平台的分享與交流,那麼「碎片化訊息」所衍生的過度想像及自我連結,也就更加牽動彼此的心思意念與情緒感受,進而觸發與加劇「負面自我心像」及複雜情緒。

   本書如實呈現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無論主、被動地置身如影隨形的注目之中,藉此協助我們理解現下孩子隨時隨地面臨與承受的身心壓力,以及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如何理解、回應與提供協助。

  作者後續在談及家庭教養心法中,除分享父母在親子溝通時,可嘗試於自身能接受的範圍內適度「讓渡權力」外,也提醒家長要適時自我覺察、放下教養焦慮,並跳脫「學不好=不聰明」的框架等建議。另強調父母在管教孩子的種種問題時,要更謹慎關照孩子在犯錯時所引發的感受,進一步將其區分「羞恥感」和「愧疚感」。其中,羞恥感(shame)是一種「由外而內」的價值貶抑,例如一般常見的反應:「你這樣都不覺得丟臉嗎?」如此孩子多半會因遭受羞辱而更加逃避、否認或掩飾自己的犯行,更遑論父母期待藉此教訓敦促孩子修正或改善不當言行。而愧疚感(guilt)則是讓人「由內而外」地意識到自身錯誤所造成的傷害或困擾,如回應:「你這麼做讓我們很擔心,也為別人帶來麻煩。」於是孩子因能正視自我的行為後果,而較願意道歉或調整,並從中學習負責與承擔。

  教育,無論場域或身分,身為師長的我們始終要期許自己跟上時代的潮流、抱持好奇的心態,方能瞭解與貼近孩子的生活樣貌,也才能跨越代溝、破除藩籬,更加自在地因應世代變遷,隨時與兒少並肩前行。

  但願,我們都能與時俱進,而非「運用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孩子,面對未來的問題」。

分享:
:::

書香共聞

《療心圖書館》
《過曝世代》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幸福的正向練習》
《上一堂人生國文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