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

四箴國中董家琳老師 02/05/2025 303 點閱

  隨著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學生們在校園學習的日子也逐漸進入倒數階段。伴隨著對喜慶節日的期待,師生們早已開始幻想美好的假期。然而,教務處在此時發出的兩則通知,瞬間將大家拉回現實:其一是請老師安排寒假作業,其二是發放學生參加寒假學藝活動的同意書。

  身為一名歷史科教師,授課班級數往往最多,安排寒假作業並非難事,真正令人感到頭痛的是開學後的批改工作,既耗時又費力。而至於寒假學藝活動,雖然設計課程不算困難,但重複教授已經學過的內容,對師生雙方而言都早已索然無味。

  筆者不難想像,在宣布寒假作業範圍的那一刻,學生們哀聲四起的情景。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學生的「所欲」究竟是什麼呢?不妨換個方式安排作業(註1),並重新設計寒假的歷史課程。以下分享以「學生所欲」為出發點的作業及課程設計:

歷史寒假作業:PaGamO

  PaGamO(台語意為「打Game學」)是一個結合遊戲與學習的線上平台。學生在遊戲中扮演玩家,打造屬於自己的夢幻島嶼,過程中需要透過「答題」來獲取土地或征服他人的領地。因此,教師可利用PaGamO設計題目,作為寒假的學習任務挑戰,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完成作業。指導學生登入平台後,他們可以透過手機完成操作,其畫面如下:

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圖片1)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圖片2)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圖片3)

寒假歷史課程:桌遊《走過臺灣》之「押好離手」

  桌遊《走過,臺灣》由台科大遊戲教育團隊設計,從臺灣歷史中精選出89件重要大事,讓學生在遊戲中輕鬆學習歷史知識。為更貼近實際課堂需求,筆者改編了原玩法,設計出新玩法「押好離手」。其規則如下:

一、遊戲道具介紹

  請從盒中取出以下四種道具:

  1. 「押好離手」圖板,1張。
  2. 臺灣事件牌卡,共89張。
  3. 臺灣代表物,6種顏色。
  4. 計分標記,有1、2、5、10分。
取出遊戲道具包括有:圖板、事件牌卡、臺灣代表物、計分標記。(圖片4)
取出遊戲道具包括有:圖板、事件牌卡、臺灣代表物、計分標記。

二、遊戲開始

  1. 洗牌:將「臺灣事件牌卡」充分洗勻後,成為一疊放於桌面(注意:無年份的一面需朝上)。
  2. 選擇代表物:每位玩家選擇一種「臺灣代表物」。
  3. 分發分數:由玩家中選出一人擔任「總務」,發給每位玩家10分。
  4. 開始押注:根據牌堆最上方牌面的圖文內容,玩家用自己的「臺灣代表物」押注其所屬的時代(選項包括荷西、鄭氏、清領前、清領後、日治、解嚴前、解嚴後,共7種)。
  5. 確定押注:「總務」喊出「押好離手」後,所有玩家不得更改自己的選擇。
  6. 翻牌與計分:翻開最上方的牌,檢視結果。正確者加一分,錯誤者減一分。「總務」負責發放或回收計分標記。
  7. 進入新一輪:重複上述步驟,直至所有牌卡翻面完畢。
學生分組進行桌遊《走過,臺灣》之「押好離手」(圖片5)
學生分組進行桌遊《走過,臺灣》之「押好離手」

三、遊戲結束

  1. 所有牌卡翻面完畢,遊戲即結束。
  2. 統計分數,得分最高者為贏家。

結語

  透過結合線上遊戲與桌上遊戲的方式,設計出不一樣的寒假作業與課程,既滿足了學生的「想要」,也兼顧了學習的「需要」。身為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註1:詳見「歷史寒假作業PaGamO說明頁」,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scjh.tc.edu.tw/history/%E9%81%8A%E6%88%B2%E5%AD%B8%E7%BF%92/pagamo

分享:
:::

教學錦囊

SDGs推動月經教育之教學十招
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
STEAM西寧 創客「積」地
用剪報繪出新視界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