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

大里區美群國小江昭穎老師 02/05/2025 150 點閱

  臺中市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藝術領域分團視覺組於113年11月20日下午,在大里區內新國小辦理一場B4領域數位學習工作坊,由大同國小的鐘兆慧老師擔任講師,講題為「AI玩轉 美育創新--生成式AI在國小美術教育的應用與探索」。筆者為藝術領域分團輔導員也參與當日的工作坊,因自覺收穫甚多,故將當日鐘老師講座的精彩內容擇要記錄下來,分享給各位讀者。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圖片1)

  一開場,講師就讓我們思辨教學者在運用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進行國小藝術教學活動中,如何扮演著重要的引導角色。例如:教學者應思考生成式AI是幫助我們拓展學生創造力的工具?還是可能削弱我們學生的創作能力?這在教師與學生間,將面臨AI的挑戰與角色定位,教學過程中,更端賴教學者是否緊扣著學習目標與該節課的價值任務。

  這次的數位學習工作坊中,講師分享了三個主要重點:

  1. 生成式AI在國小藝術教育的應用與探索。
  2. 生成式AI輔助圖像實作。
  3. 因材網建構視覺藝術的素材與應用。

  她以自身設計的教學案例《訪古廟尋神獸》說明,在這樣的課程裡,如何將傳統藝術與科技藝術結合在一起。以「想像與創意」為核心,透過走讀廟宇覺察廟宇神獸形體之美,進而透過想像力與創意造形的思考,創作屬於每個學生自己心中的守護神獸。於作品發表前導入生成式AI模型,指導導學生以多元的藝術形式,重新詮釋與再創造,一起進入神獸的元宇宙。

  工作坊中,講師介紹了4種容易上手的生成式AI網站,教學者可以試著運用: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圖片2)
  1. 生成式AI繪圖 Monata Ai,網站首頁如上方左上圖。
  2. 生成式AI 3D 繪圖Tripo AI,網站首頁如上方右上圖。
  3. 生成式AI音樂SUNO,網站首頁如上方左下圖。
  4. 生成式AI動畫MOOTION,網站首頁如上方右下圖。

  講師也強調無論如何運用生成式AI,在視覺藝術教學中,它們可以扮演著四個重要角色,概述如下:

靈感啟發者(Inspirer )

  AI能夠提供靈感,打破慣性創作的限制,是創作者的創意泉源產生器。筆者認為,藉由AI,能創發、幫助我們發想更多異質性的靈感,打破定向思維,迸出更多火花。當我們正囿於一種兩難選擇之間時,這種情況或境遇,乃是我們固執的定向思維所致,創作者只要勇於重新思考,一定能創發不止一條跳脫困境的出路。

協助輔導者(Assistance )

  生成式AI可作為輔助教學工具,輔助教師進行更多元、更貼近學生興趣的教學素材取樣,幫助完成技術性挑戰,同時教學者若嵌入教學流程中擔任輔助教師,在教學分身乏術的同時,亦不失為學生的另一教學、學習(自學)互動的對象,擔任創作教學者的創意助理。故教師角色應隨之轉變,由知識提供者,轉為引導學生運用生成式 AI 工具探索知識、創作發想的輔導者。

  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須「理解」生成式 AI 在藝術教學中能為我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能進一步推展「應用」它於個別不可預期的創作教學情境思維中,構建虛擬助理,提高教學效能成為「協助、輔助」教學者的得力助手,避免成為活絡教學發展的羈絆。

協作合作者(Collaboration )

  講師強調人工智慧與學生共同創作的互動姓,角色是共同的創作者。此點筆者深感認同,如前所述,我們須深刻「理解」它能為我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彼此才能提升整體課堂學習成效,創作量能才能如虎添翼。

  若教學者能善用生成式 AI 本身具有的自我注意力機制(self-focus mechanism),引導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形成符合學習者的問答模式,進而趨近學生個人的學習、創作風格,協助學生達到適性化、差異化的學習支援。

評估者(Evaluation ) 

  少子女化與科技化浪潮下的教育趨勢,差異化的藝術精緻教育是追求的目標,但是以現今的校園教育環境依務實角度而言卻大多成為浮言空談。透過生成式AI,亦可完整記錄、引導教學者教學歷程、師生間的對話、學生的學習歷程。生成式AI將這些記錄與引導可作為課後的教學與學習回饋,評估並助益教師修正、提升教學成效,進而擬定差異化教學策略。

講師指導參加研習的學員(圖片3)
講師指導參加研習的學員

  簡而言之,如講師所言,生成式AI在藝術領域,幫助我們分析、評估藝術作品的定位角色,是整個創作歷程與藝術成果的藝術評論家。

  講師還不忘提醒在場所有與會者,AI只是一種工具,教師扮演著啟發學生內心火花的關鍵力量的角色。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教育的核心,透過VR技術的沉浸式新體驗引導學生以全新的角度欣賞與理解作品,也擴展自己的想像空間和創作潛能,教學者並在科技與人文之間,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豐富的藝術學習世界,成為有創造力的解決問題者。

分享:
:::

教學錦囊

SDGs推動月經教育之教學十招
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
STEAM西寧 創客「積」地
用剪報繪出新視界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