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STEAM西寧 創客「積」地

清水區西寧國小陳靜宜主任、朱振豪老師 02/05/2025 101 點閱

  西寧國小的校訂特色課程「創意高手(STEAM)」結合學校課程願景「真、善、美」,讓學生在動手做中領略趣味與探索教育。

  在規劃校訂課程時,非常感謝西寧國小傑出校友--合盈光電科技公司許玄岳董事長,贊助經費購置所費不貲的積木設備,讓學校無後顧之憂全力發展這項課程。學校運用閒置空間建立「創課積地」,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發展科學動手做(Hands-on activity)的課程,厚實高年級學生生活科技的能力,以下是課程相關介紹:

課程一:五年級創意王(創意軌道)

  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多嘗試摸索,教師提供材料設計和組裝一個創意軌道,讓小球或其他物體在軌道上順利運行。過程中,學生學習基礎的物理概念,如重力、慣性與摩擦力,並嘗試優化設計以實現更長的運行時間或更高的穩定性。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還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展示創意軌道作品(圖片1)
學生展示創意軌道作品

課程二:五年級競速王(棘輪橡皮筋迴力車)

  學生要製作一個以棘輪和橡皮筋為動力源的迴力車,以參加班級內的競速比賽。這不僅讓學生動手體驗如何將動能儲存並轉化為動力,還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減少摩擦力和提升車速。教學中兼具趣味性與競技性,有效提升學生對機械結構的興趣和理解。

學生操作棘輪橡皮筋迴力車(圖片2)
學生操作棘輪橡皮筋迴力車

課程三:六年級綠能王(風力發電實驗組)

  高美溼地是清水的著名風景區,課程以高美濕地風力發電為實驗主軸。學生動手製作風力發電機模組,並通過測試風扇葉片的角度、大小和材質,探索不同因素對發電效率的影響。過程中,學生學習到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能量轉換的過程(風能轉化為電能),並認識可再生能源對於環境保護和能源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活動也融入實驗數據的記錄與分析,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學生利用積木製作風力發電機模組(圖片3)
學生利用積木製作風力發電機模組
學生將積木製作的風力發電機模組拿到戶外測試(圖片4)
學生將積木製作的風力發電機模組拿到戶外測試

課程四:六年級機關王(綠能模組機關組合)

  這是將綠色能源概念與機械設計結合的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綠能技術的應用。學生需要利用綠能模組(如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模組等)設計一個具備機關功能的裝置,並讓機關運作依賴於綠色能源供應。過程不僅讓學生體驗到動手創造的成就感,還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環保和節能意識的認識。同時,學生需將創意融入設計中,呈現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教師說明操作過程(圖片5)
教師說明操作過程
學生實地操作(圖片6)
學生實地操作

  以上課程教學,學生展現了參與熱情力與創造力,特別是風力發電與綠能機關的設計中,學生將科學知識與生活應用結合,培養了解決問題與團隊合作的能力。整體課程不僅增強了他們的科學素養,也提升了環保意識,更讓西寧國小的校訂課程更具永續性與實用性。

分享:
:::

教學錦囊

SDGs推動月經教育之教學十招
學在寒假 結合手遊與桌遊的新體驗
STEAM西寧 創客「積」地
用剪報繪出新視界
「AI玩轉 美育創新」教師工作坊記要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