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會愛玩課--創意發明的教學策略

大里區永隆國小黎娟娟主任 03/06/2025 511 點閱

  創意發明是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最佳途徑。作為社會領域教學者,我們應提供一個啟發性的環境,幫助孩子發揮創造力,協助孩子在創意發明的過程中學習、實踐與成長,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發明。筆者將分享幾種有效的教學策略:

學生利用回收品製成檯燈
學生利用回收品製成檯燈

一、激發創意思維

  1. 啟發式問題:教學者須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如:「如果沒有電,生活會怎樣?」或「如何讓視障者更容易使用手機或電腦、瀏覽網頁?」這樣的問題能引起動機,也能促使孩子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困擾,激發創意想法。
  2. 創意聯想:鼓勵孩子運用聯想法,如形狀聯想,先觀察物體形狀,想像它能變成什麼新產品。
  3. 用途聯想:重新定義物品的用途,如將紙杯變成音箱擴音器。
  4. 組合創新:將兩種不同的概念結合,如「飛行鞋」或「智慧書包」。

二、引導發明過程

  1. 訂立目標引導孩子確定要解決的問題,並協助設定明確目標。如:「我要發明一種不會掉落的鉛筆蓋。」
  2. 設計與規劃教導孩子使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流程:(1)發現問題:觀察並記錄自己生活周遭需要解決的問題。(2)定義需求:釐清要解決問題的核心需求。(3)構思方案:小組進行思考討論,利用心智圖、樹狀圖等列出不同的解決方案。(4)製作原型:利用紙張、黏土、樂高或回收物等材質來製作雛形。(5)測試與改進:試用原型,根據結果改進設計。
  3. 運用STEM知識,和資訊教師或校內專長教師跨領域協同教學,幫助孩子了解基本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概念,如:槓桿原理(機械結構設計)、電路基礎(電子裝置發明)、程式設計(智慧型發明)等知識及運用。
學生上台分享設計想法(圖片1)
學生上台分享設計想法

三、創造實踐機會

  1. 參與展覽與發表:讓孩子製作海報或電子簡報,展示與解釋自己的發明並請其他孩子針對該組的「新品」發表提問。
  2. 提供創客空間:提供工具與材料,如回收物品、Arduino開發板、手工工具等,讓孩子自由實驗。

四、培養創新精神

  1. 允許試錯: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嘗試不同材料或機制,並從失敗中找出最佳方案。
  2. 指導團隊合作:學習與夥伴分工負責如設計、組裝、測試等。
學生展示完成的作品(圖片2)
學生展示完成的作品

  社會課玩創意發明,不僅能讓孩子發揮創造力,還能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與實踐力。透過啟發創意、引導發明過程、創造實踐機會與培養創新精神,孩子能更自信地發展發明能力。身為教學者,則是營造一個支持與鼓勵的環境,讓孩子在創意發明的道路上勇敢探索,讓思考化為現實,激發屬於自己的奇蹟!

分享:
:::

教學錦囊

社會愛玩課--創意發明的教學策略
走進在地文化 太陽餅的故事與創意體驗
生生用平板 教室不混亂
推動身教式閱讀的路上 看見孩子們閃閃發光
培養思辨能力:從《悟淨好勇敢》學會拒絕誘惑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