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柳川水岸藝文遊

南區樹德國小游慈雲主任 07/07/2025 133 點閱

  樹德國小位於臺中市舊聚落樹德里,在校園南邊約200公尺處,柳川流經校園而過,是很特殊的校園景觀。為善用地緣優勢,學校規劃了以柳川為主軸的校訂藍帶課程,結合戶外教育,帶領孩子探索柳川沿岸的自然生態與人文史蹟。

  三年級「柳川水岸藝文遊」課程,結合戶外教育與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動計畫,融合語文、社會、自然、藝術與資訊領域,學生沿著柳川水岸,走訪林之助紀念館、臺中文學館、大屯郡役所與臺中市役所等文化場域。

  第一站來到充滿靜謐氛圍的臺中文學館,孩子們在綠意環繞的日式建築群中,透過觀察與體驗,認識文學作品與在地歷史。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從文學公園的遊戲開始,進一步觀察日式建築的外觀與建築元素,尤其是那棵老榕樹,更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與變遷。

在臺中文學館探索認識日式建築的構造(圖片1)
在臺中文學館探索認識日式建築的構造

  接著,走入林之助紀念館,欣賞膠彩畫大師筆下的柳川風貌,並藉由比較不同時期畫作,思索環境變遷與人類責任。林之助老師畫作中豐富的柳川景象,無疑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共鳴。他們透過不同時期描繪柳川的畫作,仔細觀察、比較,從中探討柳川環境的變遷,反思人類活動對柳川的影響,進而思考自己能如何用實際行動來愛護這條滋養家鄉的河流。

在林之助紀念館認識膠彩畫的材料及創作過程(圖片2)
在林之助紀念館認識膠彩畫的材料及創作過程

  最後探訪大屯郡役所與臺中市役所,學生親身感受百年建築之美,觀察大屯郡役所的紅磚、白灰飾帶、牛眼窗,臺中市役所的圓頂與塔樓,理解歷史建物蘊含的文化意義。活動中,老師們不僅引導學生欣賞建築外觀,更鼓勵他們深入探索並體會這些場域的空間感,感受這些百年建築所承載的歷史氛圍。

觀察大屯郡役所的山牆及牛眼窗(圖片3)
觀察大屯郡役所的山牆及牛眼窗

  這場水岸藝文之旅,不僅僅是戶外教育,更是對家鄉人文史蹟的深度探索。它讓學生走出教室,透過實地的觀察與體驗,將教科書裡的知識化為真實的生活體驗。當孩子們願意親近、喜歡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時,我們便成功播下了守護文化與環境的種子。

分享:
:::

焦點話題

探索家鄉 與世界對話
走出教室體驗農趣
柳川水岸藝文遊
雙語探索走出教室 體驗智慧閱讀新科技
在地踏查 白冷圳開啟永續學習的旅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