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心智圖應用在「在地走讀」課程

和平區德芙蘭國小吳秋慧主任 09/09/2025 1673 點閱

  德芙蘭國小是一所位於臺中市和平山區谷關風景區周邊的原鄉學校,以泰雅族賽考列克原民文化為主,學區範圍為和平區博愛里,對外主要聯絡道路為臺八線中橫公路。校區緊臨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谷關溫泉文化館、參山國家風景管理處、台電大甲溪發電廠、鳟魚養殖場,自然生態多元、人文及自然資源豐富,是進行環境教育及戶外教學的優質場域,好山、好水、好人情也蘊涵豐富的在地走讀課程教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主要有二大類課程系統:一為國家統一規劃的「部定課程(領域學習課程)」,另一則為學校自行規劃的「校訂課程」,也被稱為「彈性學習課程」,以形塑學校特色、強化學生適性發展為目標的課程,內容涵蓋跨領域統整、社團活動、特殊需求課程、服務學習等多元活動,其中,也強調結合本土與在地實踐的課程。

  本校在「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中,規劃高年級彈性課程安排實施「在地走讀」課程,每週 2 節,時間上連續,以利結合戶外教育社區踏查。每學年期初在新班級實施課程時,首先,請學生羅列自己家鄉在地特色,可先簡單分類如:聚落、族群、景點、歷史、地景、產業、食物等。

  以本校在地特色而言,可概略分為聚落和部落(松鶴、裡冷、哈崙台、斯可巴等)、八仙山林場和森林遊樂區、谷關溫泉、谷關七雄、大甲溪發電廠、泰雅文化、特色農產(甜柿、水蜜桃、咖啡、蜂蜜、五葉松汁等)、養殖業(鱘龍魚、鱒魚、香魚、溪蝦等)、大甲溪及支流、中橫公路等。

學生用心智圖呈現的本地特色(圖片1)
學生用心智圖呈現的本地特色

  心智圖(mind map)是以一個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圖像整理信息, 可連結思維想法及關聯項目,普遍被應用在引導學生思考、腦力激盪並以線條圖像呈現思維的一種方式。以「在地走讀」課程教學為例,學生羅列在地特色後, 可引導以心智圖呈現。主要分類項目可框列,然後請學生就各主題繼續延伸聯想並以線條延伸呈現;學生的延伸聯想可分組進行,以鼓勵較內向的學生參與討論,俟討論出共識後,再匯入心智圖。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繪製心智圖(圖片2)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繪製心智圖

  再者,各主題可引導學生繼續延伸,延伸出來的子題,可能也會同時與其他主題相關,可重複填寫,後續討論時,即可請學生觀察「哪些子題重複 ? 」 、 「 為什麼重複 ?」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澄清且更能加深學生印象。如「松鶴部落」主題,可能延伸出「林場巷/檜木屋」,此又可連結「八仙山林場」主題;「松鶴部落」主題也可能延伸出「72水災」子題,則與「大甲溪」主題有關等。

學生繪製的大甲溪及魚類紀錄(圖片3)
學生繪製的大甲溪及魚類紀錄

  心智圖的呈現不一定只是線條,也可以用各種圖形或圖像,如魚骨圖,或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動物圖樣,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將思維想法呈現,讓學習變得有趣,從而有效學習。

學生繪製的心智圖(圖片4)
學生繪製的心智圖
分享:
:::

教學錦囊

一起走在 Making My City Global 的路上
差異化數學教學 陪孩子找到學習步伐
臺日國際教育交流新視界
心智圖應用在「在地走讀」課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