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故事教材在社會領域教學的運用

大雅區文雅國小許燕卿老師 03/25/2016 1239 點閱

        社會領域,在許多的老師或家長眼中是屬於邊緣化的「背多分」科目,但是,這是危險的!在中年級的學生如果只用死背硬記,也許還能應付課程學習,因為在三年級一開始接觸社會領域時,單元主題皆是圍繞在個人、家庭與社區,貼近學生生活經驗;接下來,四年級融入鄉土課程,只要老師善用資源及引導有效,多數的學生大致都能內化瞭解。但是到了五年級,開始出現臺灣歷史的發展時,我們的學生就很快將面臨社會領域學習上的瓶頸了。此時課本會開始出現如時期、社會制度等抽象概念,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過去時程,不僅讓許多學生在此停滯難行,也許更甚者失去原本對社會領域的學習興趣。

        這時,教室裡的教學,常常需要用到說故事或繪本教材來協助課程的暢行,而說故事的應用時機點,也常隨著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技巧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在引起動機的時候,帶入一小段的故事,讓學生隨著故事裡的情境,發展出教學者所要營造的學習氣氛。而故事的內容與意涵也較能觸發學生對議題的思考和討論。如上到:友誼與家庭關係、生活與休閒、權利與義務、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協調和衝突、種族包容、兩性平權、環境保護、生命教育、兒童人權等議題。這些議題透過說故事和繪本書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呈現、一來趨近學生思考方式、二來容易被學生理解的語言表達。當然,最後若能結合班級閱讀的分組討論活動,必能使學生將自身經驗與省思和故事內容發生密切的連結。

        此外,教師也可運用說故事技巧來達到心理輔導的目的,比如:價值澄清的理解或是同理心的運用,透過說故事來表達給學生明瞭,比老師整節課口沫橫飛的一人講述要來得活潑生動啊!

        然而,故事並非說出來就好,有些小細節仍須留意。以下就個人說故事在社會領域教學運用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人數的掌握】

    聽故事的人數應配合說故事技巧來考量,若是有互動的進行與討論,特別是要進行某個議題探討,或是小團體輔導時間,為要兼顧每個孩童的參與感,更要留意人數的多寡。

故事教材在社會領域教學的運用(圖片1)

    【故事時間的長短】

    故事的時間長短應考量聽故事者的耐心程度,相較而言,低年級聽故事的時間應短些,高年級的故事時間便可稍拉長些,此外,說故事者更應隨時觀察孩童的表現,隨時調整故事情節與時間。

    【故事的內容】

    在內容而言,低年級適合活潑簡單的敘述,年級越高,便可嘗試加入內容複雜的情節,此外,也可以當下社會或國際間發生的時事,當成故事背景來說故事,這樣讓學童更有臨場感。

    【聲音的變化】

    說故事人的聲音變化,也是吸引聽故事者的主要原因之一,說故事的人若能隨著不同角色、不同年紀,轉換聲音與音調,相信對聽故事的小朋友來說,又是一項奇妙的聲音之旅。

    【豐富的表情】

    學童聽故事,除了透過聲音的傳達外,說故事者的誇張表情,更能引起學童的共鳴,特別是遇到較生澀的語詞時,學童可以藉由說故事者的表情來推測句子的涵意。

    【肢體語言】

    有些視覺型的兒童,需要經由眼前不斷變動的畫面,來刺激腦部的思考與活動,說故事者善用身體語言,除了增加故事的多樣化,更能拉近與學童的距離,讓學童聚集專注力。

    【豐富的詞彙】

    聽故事能幫助學童增強語文能力,語文能力中,能「聽」之後,才能說、能讀、能寫,因此在說故事時,應加入不同的詞彙,讓學童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同質性或異質性的語詞。

    【正向健康的信念】

    說故事者想透過故事傳達什麼樣的信念,對學童而言是很嚴肅的議題,學童很容易經由說故事者在故事裡傳達的正向人生觀,受到潛意識的心理暗示,這對學童是重要的副學習。

     【互動與分享】

     故事進行中,不妨穿插一些互動時間,比方問學童,「接下來發生什麼?」「天真的亮了嗎?」 讓學童有參與感,更能激發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出來,因為是故事,所以孩童不必擔心回答錯誤。

    【故事的結局】

    說故事者不一定要讓每個故事都有個美好的結局,可以嘗試讓故事停格在某個時空點,或者讓學童自由發揮接下來的故事發展,讓學童就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像主角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

    【留意學童表情】

    有些學童對於某些故事情節會特別有反應,此時說故事者應善於觀察與收集這些一閃即過的表情變化,這是說故事者在私下時間,接近與瞭解學童的最佳資訊。

    故事教材在社會領域教學的運用(圖片2)【故事的教育性】

   每個故事並不一定要強加入教育意義在其內,有些學童只想享受故事的情節變化,或是單純的聽說故者的聲音,並不想透過聽故事來上一課,因此不讓兒童認為聽故事就是在說道理是很重要的事。

      另外,故事教學值得教學者注意的要點如下:

    一、故事內容與所要引導的知識與學習概念必須權衡適宜,如果整個故事所呈現的認知理論性太多則易使學生聽起來減少趣味性。

    二、故事運用並非照單全收,應以學生為核心並使用於教學,首重配合課程內容,教師必須先對故事意涵充分了解,也需視學習內容而隨時修正。

    三、兩難情境的議題討論中,集體決策容易影響學生的發言及想法,此時顯見多元評量在社會領域的重要性。

    四、故事的呈現可以藉由資訊設備或是其他方式多元呈現,皆可以讓故事的展現更完整豐富。

        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大朋友也喜歡聽故事!

        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其中隱藏著太多的可能性,不但能滿足學童的好奇心,更能喚起教學者遺忘已久的想像力與初心。時間會說故事,對坐在教室裡的學童而言,最好聽的故事永遠是說故事者自己經歷過的故事!

 

分享:
:::

教學錦囊

心智圖在作文教學上的運用
課文小書製作
過動兒之教學小秘訣
寫寫黑板貼 生字好好玩
創意自然課點燃學習興趣
故事教材在社會領域教學的運用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