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梨的故鄉 愛的推手

東勢區中科國小賴鍈宜主任 07/26/2016 1341 點閱

  沿著東勢區東崎路往山上走,優雅的綠意會沿路招呼你前進。經過東勢國中、玉山中學來到典緻的中科國小,陽光嘩啦嘩啦朗朗灑下,映照在翠綠盎然的校園。中嵙里是高接梨的故鄉,孕育出金黃朋碩的高經濟作物,為台灣農業的產值每年增收了新台幣三十億元。他叫張榕生,是中科國小教師也是高接梨之父。

  早期台灣生產的水梨稱為「橫山梨」,吃起來口感粗澀,俗稱「粗梨」,高海拔生產的梨子及後來的高接梨稱為「細梨」。兩者因為粗細、甜度不同,造就價格天壤之別。民國四十五年中部橫貫公路開通以後,在高海拔以梨山為主的地區,極力推展栽植溫帶果樹,帶動了農民往梨山栽種高單價的水蜜桃、細梨或蘋果,導致橫山梨銷量受到很大的衝擊。

  張榕生家世務農,早年家裡種的就是橫山梨,後來因為父親生病,加以農務工作相對繁重,就辭去教職,專心農作。張榕生全力栽種農園後,不斷的充實自己的農業知識,他想如果把溫帶的梨子樹接到橫山梨樹上,是不是可以生產出像溫帶梨樹一樣的果子?於是他先到梨山經營果園的朋友處剪了一些梨穗,經過處理後再嫁接到自己的梨子樹上。多次的試驗後,發現接枝的穗木後來開了花,孕成了果實,果實成熟風味猶如梨山的品種一樣甜美多汁,嫁接技術終於成功。自此,低海拔的東勢農園也能生產溫帶梨。當時高接梨研究班一個一個成立,水梨的品質越來越好,價格看俏,一顆顆的金黃梨子好像一個個的金塊閃閃發亮,為農民賺進大把鈔票。

  民國七十年初期,東勢區一棟棟的土板矮房子換成富麗堂皇的高樓,高接梨翻動提升了農民的生活,難能可貴的是張榕生的梨樹轉嫁成功後,他並不藏私,也沒將此做為生財牟利之用,而是將這項研究成果推展出去,大大提高了水果的產量,使得農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民國七十三年張榕生得到全國十大傑出農家的美譽,並於民國七十五年獲得了全台模範農民的榮銜,直到民國八十二年張榕生往生,大家還是非常感謝他對高接梨傑出的貢獻。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東勢區承受百年來最大的摧殘,屋毀家碎,傷亡慘重,連張榕生的家也全毀震倒。然而為了感念張榕生的付出,在中嵙里興建一座「梨文化館」,將張榕生的事蹟與梨產業文物展示於內,讓他的精神永存梨農中,為中嵙里子弟留下長久的榜樣。

  梨文化館位於中嵙里東崎路三段,這座館採取「有機建築」的手法,把小巧的建物自然嵌建在坡地上,紅磚與白粉牆相映襯,鋼與木構搭配,看來既時尚又溫馨。一樓展示高接梨的生產過程與高接梨之父張榕生的故事,二樓是各種梨樹與產期的介紹。從梨文化館可以遠眺新社台地的優美風光,左擁日出美景,右賞夕陽殷紅,是東勢區知名景點。

  目前梨文化館是由葉泰竹理事長管理,他本身也是擁葉生態農場的主人和梨之鄉觀光協會的總幹事,致力推動有機農業和自然生態,除了農場全部栽植有機作物外,更將農場推向休閒觀光,未來還會朝露營、野炊等多角化經營,是梨文化產業的推手。除此之外,中嵙社區還有蘭花產業可苗花園農場,由中科國小前會長宋嘉全掌管,是銷售韓國的特色產業,到此參訪的旅客不但可以品嚐知名的蛋糕甜點,還可以動手做蘭花盆栽。

  宋會長熱心教育,擔任中科國小家長會長期間貢獻良多,曾協助學校辦理山城校長會議,也曾推動梨之鄉觀光休閒活動。這些社區愛的推手都是學校的貴人,讓學校得以在推動教育的同時,也能享有豐富的資源和愛的禮讚,成就更多的孩子。

梨的故鄉 愛的推手(圖片1)          梨的故鄉 愛的推手(圖片2)

分享:
:::

教育夥伴

大愛心 志工情
梨的故鄉 愛的推手
山城上的光!
學校教育需要"您"的熱情邂逅與衝擊
無名英雄 攜手前行
Lokah! 愛在德芙蘭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