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準時上下課好處多

霧峰區霧峰國小林志興老師 01/04/2018 3216 點閱

       下課在學校有規律的作息中,佔有重要地位,對教師與學生而言皆是如此。對前者而言,老師已經站了一堂課,中小學約是四十到五十分鐘,總該歇歇腳,或上個廁所;對後者來論,不管上課過程中,精神如何振作或萎靡,下課的鐘聲,宛如醍醐灌頂的美妙天籟,總令莘莘學子蓄勢待發,以百米的速度奔向操場。

       因此,教師平日是否準時下課,與學生事關重大,通常能準時下課的老師,易受到學生歡迎。相對的,教師能否準時上課,也是相當重要的,有時教師同仁間聯繫行政、教學運作相關事宜,或者接到家長來電幫孩子請假等,林林總總,偶而會影響到上課時間。但能準時上課,意味教師對於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因為在意上課,所以不願意浪費任何時間。通常資深且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有其節奏感,就像指揮領導交響樂團般,一拿起指揮棒,下面的團員即進入作戰狀態,學生亦是如此。

       教師準時上課,是否代表學生一定準時上課?一般而言,大部分學生是如此,但總有少數學生會違反。慢進教室的原因,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如過於貪玩延誤時間,或者受傷前往保健室敷藥等。比較妙的是,看到低年級小朋友跌倒而哭泣,自告奮勇加以協助,諸如此類,只要不要太誇張,老師還是願意相信。上課鐘聲對學生而言,是沉重的音樂,與下課鐘聲宛如天籟差之十萬八千里。根據筆者的觀察,教師準時上課與下課的優點如下:

一、教師以身作則,學生蕭規曹隨

       教師能準時上下課,代表時間掌握精確。通常國小級任老師的辦公桌就在教室裡,所以準時上課不難達成,但對部分沒有個人教室的科任教師,或者兼辦行政的教師,有時是有困難的。例如尚在處理行政業務,或者行政與教師辦公室與該班任課教室有一定距離。所以教師能夠在三分鐘內到達上課教室,尚屬合理。部分時間概念較強的老師,會在上課前三分鐘,即前往任課教室。學校哪些老師最為準時,學生最是清楚,少部分善於觀察老師的學生,會依照該科目教師是否準時上課,來決定進教室的時間。

       此外,部分教師可能因為行政業務的影響,而耽誤五分鐘上課時間。但基於負責任且在補償的心態下,可能會延後五分鐘下課。但在部分學生的思維裡,其認為不見得要準時上課,但一定要準時下課,如此才不會影響到個人下課時間。所以有時會看到已經下課了,部分老師仍賣力教導,而不少學生早已坐不住,蠢蠢欲動。如此,老師教的辛苦,學生的心思可能已經不在了。因此較好的方式是,老師盡量準時上課、下課,如要交代相關作業,也在下課前三分鐘說明完畢。久而久之,學生曉得老師的習性,也會逐漸做到準時上課,因為他們很清楚,鐘聲一響,老師就會準時下課,互相配合,順理成章。

二、教師稍加休息,學生樂在運動

       國小級任教師每天約三到四堂課,偶而某一天會排到五堂課。科任教師課稍多,每天約四到五節,有時教學組排課不易,甚至會有一天排到六節。因此教師應善用完整下課時間,稍作休息或上個洗手間,順便走動一下,畢竟久站或者憋尿對身體不利。尤其是連續上三節課時,下課更是要讓自己稍事休息,以迎戰下一節課。不少求好心切的教師,還會利用下課進行作業訂正或補救教學,聽到鐘聲才趕快前往洗手間或茶水間倒水。長久累積對教師身體並非有利,甚而匆忙上課,也易亂了教學節奏。準時下課對教師授課作息較為有利。

       另外,學生利用下課前往操場或空地運動,對身體成長有很大益處。中小學體育課大部分是每週兩節,只靠這兩節的運動量,對學生是不夠的。所以近期市府推動SH150專案,簡言之,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每周至少維持五天,每星期最少運動150分鐘。透過每天下課加上兩節體育課,才有可能達成此目標。因為不少學生下課即前往安親班或補習班,甚至連週六、日皆是如此,運動時間有限。給予完整下課時間,鼓勵學生多加運動,除了強健體魄,在寬廣的空間運動,亦有助於眼睛適度的放鬆。台灣孩子的近視率很高,尤其到了高年級階段,往往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有近視。與其事後花費大量心力或金錢矯正,不如鼓勵學生透過戶外運動,降低整體近視率。很多學校都推晨間運動或課間健康操,達成相當的效果。

三、透過準時上下課,提升學生時間管理能力

       教師透過準時上課,先行引起學習動機,接著說明教學目標,依序進行教學內容的演示,最後包括教學評量、指定家庭作業等。有條有理層次井然,透過有效的班級經營技巧,盡量排除上課障礙,例如學生上課不專心,操作其他事情等。充分規劃一堂課的過程,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在課堂過程中,已理解或吸收相關知識。學生回家所要做的事是複習與完成家庭作業,如此可提升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時間管理能力。有效的訓練學生時間管理,將形成帶著走的能力。日積月累,日起有功,透過有效率的完成既定任務,達成這節課的目標。由此擴大為整週、整月,甚而整學期的目標。經由「後效強化」原則,學生學到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這是無形但卻終身受用的。教師規律且有效率的習慣,正在影響著孩子。也許數年後,學生可能已經忘記所學的課本內容的細節,但對於有條不紊學習節奏或步驟,早已烙印在心理,成為個人學習的資本。

       因此,教師如能準時上下課,並在上課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藉由下課稍加休息,並為下一節課預作準備,學生則利用下課放鬆並做運動,陶冶身心。如此師生均能透過短短的下課十分鐘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間接有助於上課過程更加有效率,最後提高班級學習氛圍,並促進學生學習成就。

分享:
:::

教學錦囊

創意思考融入寫景教學
閱讀 讓教室變得不一樣
結合時事之教學設計--以金鐘獎為例
準時上下課好處多
合作學習學素養
邁向新課綱 Fun心玩表藝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