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防制拒學有撇步 家長給力和樂共融

北屯區松竹國小廖婕軒老師 11/07/2018 805 點閱

       兩年前,有一名學生小安(化名),升上二年級後,教師發現他有情緒不穩及懼學問題,教師表示,小安初期拒學原因可能是他希望在家安適休閒地看電視,不要到學校上課。但漸漸因多日缺課,導致班級課業進度及作業落後,惡性循環後更排斥進入教室學習,動輒啼哭數十分鐘,教師勸導數十分鐘仍不為所動。

       詢問小安同學,同學們均表示他在校並無受欺凌或與老師、同儕相處不睦情況,只知道他平日喜歡看電視、玩手遊(手機來源:家長),好像很入迷,有沈迷的疑慮。

       其實小安一年級與開學初情況穩定,並無類似情緒行為反應。但升上二年級後兩週,在家中情緒穩定正常,但早上到校門口便會哭鬧,不願入校。他對手遊十分投入,曾主動打電話給表哥要求連線對戰;個案很早就上床睡覺,平日在家時間幾乎都在看電視,請家長嘗試限制個案看電視的時間。

       小安非常不喜歡去安親班,因為沒有其他手足,但家長工作之故,必須送至安親班照顧,所以儘管個案排斥,但因現實環境,終究得去安親班。

       經任課教師陳述:個案回家作業會如期繳交,但課堂習作,因個案未入班上課,缺漏頗多,導師表示,對於軟調課程(如:看影片、分享點心餅乾)個案均能歡樂參與,但到學習性課程,需要寫字動腦的,便明顯學習意願低落。任課教師雖已配合個案個人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及評量,將教學進度調慢,強化學習動機,然班級有課程進度壓力,恐此狀況無法長期維持。

       經學校各相關處室、任課教師及輔導教師深入關心瞭解之後,整理如下:

1、個案可初步排除霸凌、人際關係疏離之心理成因與身體不適之生理因素。

2、因個案體型、教室位置、個案心理狀態考量因素,校方無法採取強制方式。

3、若逼迫個案入班學習,但又恐個案長期脫離課室,變成拒學。因此建議家人陪讀,讓個案重返學習。

4、為減少個案返班壓力,請家長及安親班協助,利用本週連假,將個案缺漏課業補足,並給予適度鼓勵,讓個案產生正向連結,強化學習行為。

5、案家需控管手機、電視,並以其他活動,如:戶外休閒活動,取代沈迷行為。

6、倘個案對安親班抗拒不深,建議讓個案持續學習,維持生活常軌。

7、家長對伴讀方法有所疑慮,擔憂個案會變本加厲。校方與家長溝通,目前以個案返班學習為首要之務,倘無實際改善,隨時可再共商修正。

8、家長的堅持與堅定的態度,是個案能否成功扭轉不適應行為之重要關鍵,希望家長與學校協力合作,給予個案轉變契機。

       最後,家長允諾配合辦理,便開始執行伴讀工作,並與個案約法三章,個案聽到家長要與他一起上課,臉露喜悅,教師並配合用分組學習、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個案一步步以浸潤式方法融入原有班級,配合家長陪讀支持,一開始從一整天,然後時間慢慢減少、經過了一星期的堅持與持續,個案已經能正常運作,學習情況也獲得改善,不再有拒學、懼學的情況,穩定成長!

防制拒學有撇步 家長給力和樂共融(圖片1) 防制拒學有撇步 家長給力和樂共融(圖片2)

分享:
:::

教學錦囊

Write for Rights 重視人權 學習勇敢
遊戲與人權:看見~Kids’ Rights
國小英語課堂內的深度討論
防制拒學有撇步 家長給力和樂共融
和平ABC 大家玩英語
班級經營--技巧性暫停與忽略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