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看見教學的無限可能

大道國中鍾惠媜老師 07/06/2021 432 點閱

  為配合108新課綱中校本課程的規劃,我與學校的5位老師進行了跨領域的合作與共備。校本課程的規劃對所有老師都是全新的嘗試,6位老師中3位來自社會領域,3位來自自然領域,因此這門課程的走向,經由老師們的共同備課被帶領至連參與的老師們都未可預知的智識大海。老師們攜手認識共同備課的魅力,在擴散與聚焦中,產出課程走向與內容;也透過學生課堂中的反應與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

  課程的進行方式是由1位自然領域老師搭配1位社會領域老師,於同一時段進行兩個班級學生的協同教學。課程設計則以學校為出發,再擴展至整個城市,強調與在地的連結,讓學生對於日常生活中所處的周遭有更多的感知,課程設計說明如下。

一、「校園植物辨識」活動

  首先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植物特徵介紹,包含單複葉、葉序、葉脈、葉形等基礎植物知識。接著學生分組拿著iPad使用「形色」APP,開始在校園內穿梭、駐足,認識校園植物、觀察校園植物,並進行植物數量紀錄、位置標示。最後每組學生會產出1張校園植物分布圖,與特定校園植物的繪製介紹。

「校園植物辨識」學生學習單(一)(圖片1)
「校園植物辨識」學生學習單(一)
「校園植物辨識」學生學習單(二)(圖片2)
「校園植物辨識」學生學習單(二)

  透過「校園植物辨識」活動,學生們開始認識在校園內總是匆匆一瞥的各種植物的名稱與特性;也開始發現原來校園裡有很多有趣、美麗植物的存在。無形中對這座校園產生更多的連結、喜愛與認同。

二、「城市大哉問」活動

  課程開始先由老師提出存在於這個城市中的大自然現象、人文狀況、產業發展、古建築物等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再讓學生分組使用iPad查找資料,尋求問題的答案。最後每組學生會整理、繪製出兩個「城市大哉問」問題的解答書面資料,再藉由實物投影機呈現成果,並向同學們口頭解答問題的答案。

  透過「城市大哉問」活動,學生們瞭解到生活周遭習以為常的問題、狀況中,其實蘊藏著知識學問在裡頭,並看見了城市的歷史發展概況,開始與身處的這個城市產生更多的共鳴。

三、「一日小旅行」活動

  老師先介紹行程規劃所需包含的項目,如交通方式、花費的時間、預計停留的時間、美食餐點等,並展示旅行行程訴求、行程規劃範例。接著學生分組開始規劃一日城市小旅行的行程。

  透過「一日小旅行」活動,除了讓學生學習到行程規劃需考量的各項因素外,也開拓學生對於所處城市的在地認同。活動過程中,總有學生會興奮地詢問著「何時會付諸實行?」我想,老師就是播下一顆探索的種子,期待學生有一天能將所學付諸行動。

  夢N靈魂人物王政忠老師曾說過:「給學生舞台,學生就會自己搬梯子站上舞台。」老師把講台讓出來,學生就有學習其他能力的機會,而我們設計校本課程時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老師們努力地透過一系列的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具備搬梯子的能力,進而站在講台上發光發熱。

  校本課程是一堂沒有標準答案也無設限的課程,也因為如此,老師們更能把想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態度和技能融入於課程中,跟著學生一起尋找答案,也一起看見成長。

分享:
:::

教學錦囊

看見教學的無限可能
歷史線上教學 化危機為轉機
運用實境解謎 引領多元閱讀
注音符號闖關我最行 跟塑膠say goodbye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