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梧棲區中港國小黃于倫老師 02/05/2024 1517 點閱
《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圖片1)

書名: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作者:陳之華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3月10日

  對於芬蘭的第一個印象:「不慍不火。」的確大夥聽到芬蘭二字,往往有種陌生的感覺因子在體內流竄。然而稍微查詢過芬蘭的教育狀況後,發現芬蘭的上課時數是全世界最少,複習時數也最低,但竟然能於眾多強國中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心中也存著許多疑問,芬蘭是如何做到的?

(一) 芬蘭的教育特質

  見樹又見林,先見林,再見樹。芬蘭的教學模式中,有一種與我們傳統教學做法截然不同的風格,例如:芬蘭的教育模式比較偏向「先見林,再見樹」。這裡所謂的樹與林,指的是教學過程的面貌,就好比是一棵獨立的大樹以及廣大無邊的森林。

  書中敘述芬蘭是先讓小孩學習花式溜冰,進而示範如何穿戴裝備、手腳的位置等。芬蘭的教學過程總是從遊戲中慢慢帶入,讓學習者產生興趣,自然而然學會更多技巧。然而學習過程與結果,可能會因為基本理念和出發點不同,而發展出完全不同兩種結果。

  從這樣的學習模式中,我發覺他們的學生處在優遊自在的學習環境並自然的享受學習樂趣,如此的氛圍與學習方式瀰漫在各領域,讓孩子從小自在的沉浸於學習樂趣之中,這是他們之所以能形成終身學習很重要的關鍵。

(二) 不突顯資優學生(不做比較)

  在臺灣,我們總會對於學習者的學習程度與成效有所排比,而此現象雖然於現今的社會中較沒以往的嚴重,但還是對我們的孩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反觀芬蘭的教育,他們善於鼓勵並且運用資質優異的學生來幫助一般或較為落後的學生,這樣的做法使資優學生瞭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僅不會影響資優生的學習,反而有助於群體社會的平等發展,而從這樣的發展過程中認識並接受每個人都有受教育與受尊重的權利,鼓勵每個人的優點,也等於鼓勵自己發揮優點。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與教學都較偏向「先見樹」的模式,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先接觸單一的訓練,對事物有初步的認知後,接著再將學習者丟入更廣泛知識面貌中,然而這樣的訓練過程,容易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階段中感到疲累,或發現自己沒有興趣,因而放棄。

       我認為「先見樹,再見林」的想法也並非不好,只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習者見樹後能保有想要見林的慾望,然而這就要從我們的教學模式開始做省思,是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昧的要求速度與效率,使教學變得死板無趣甚至是充滿壓力,而我們又應該如何改善此現象,正是臺灣當今教育應正視的問題。

分享:
:::

書香共聞

《沒有資優班 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
《心態的力量:微笑是一種態度,生活是一種選擇》
《狐狸一族心探險2:誰是第一名?》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