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那些年,曾有場風暴來襲》

四箴國中賴麗玲老師 09/09/2025 1701 點閱
《那些年,曾有場風暴來襲》(圖片1)

書名: 那些年,曾有場風暴來襲

作者: 王俍凱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28日

  如果你聽到有國中男學生被男性班導訓斥時,突然暴衝折斷老師的羽毛球拍,甚至憤而要毆打師長,你是否會感嘆世風日下,師道不存?若身處教育現場,是否也會無奈嘆息:現在的孩子實在太難教了?

  然而,這位男學生之所以失控,是因為班導不只責備他,還用羽毛球拍戳他的下體!讀到他被兩位男老師壓制而憤怒大喊班導變態時,我慶幸自己未曾親眼見過如此火爆的場景,更反思自己是否也是個只見表象卻忽略背後原因的沉默大眾?而某些隱晦的權勢欺凌,更需要有人察覺、揭發,才能真正保護我們該守護的孩子。

  《那些年,曾有場風暴來襲》以國中生「湘頤」——年級第一的班長——的視角,描繪三年忐忑的歷程。湘頤與國小好友佳妤、筱芸一起進入升學名師李建仁老師的班,本以為能延續友情,卻因班導追求全校第一,鼓勵檢舉、競爭,班上氣氛日漸緊繃。座位依成績安排,不愛讀書的昱叡成為檢舉箭靶,成績好的學生則暫時安全。湘頤對班導的嚴厲感到不安,但身為優等生與班長,她選擇做一個順從與榮耀的好學生。

  好友的想法開始分歧:來自單親家庭的筱芸崇拜班導,佳妤則對導師不當的身體觸碰反應強烈。湘頤無法判斷誰說的是真話,更不敢相信佳妤口中的「鹹豬手」是真的。直到昱叡父親向校長檢舉,佳妤母親向教育部陳情,學校才由輔導處介入調查。但在全班力挺班導、排擠「告密者」的氛圍下,湘頤在面對詢問時選擇說:「我不記得了。」調查最終在會考壓力下不了了之,昱叡與佳妤則被徹底邊緣化。

  放榜後,湘頤成為學校首位考上女中的狀元,卻在與校長、班導合照時,親身經歷了李老師的鹹豬手。那一刻,她才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沉默是多大的錯誤!高中後的湘頤對往事仍耿耿於懷,最終回到母校向輔導老師說出真相。我讀到這裡,無比希望她能早一點勇敢,在佳妤陳述時願意傾聽,在昱叡被孤立時給予支持——僅僅一句話,都可能扭轉他們三年的處境。

  作者王俍凱是國中教師,因此書中的細節,從輔導程序到最終不了了之的調查,都真實得令人震撼、充滿既視感。全書最諷刺也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本應保護學生的師長竟成為加害者!幸而佳妤與昱叡都選擇告訴家長,且家長站在孩子這一邊。這引發了我的思考 ,若事件發生在我身邊,我該相信學生還是同事?此時,目擊者的證詞格外重要—這也是我期待湘頤能在關鍵時刻勇敢站出來的原因。

  本書提醒在教育現場的我,要對孩子有更多理解與包容,特別是對那些弱勢、人緣不佳的孩子,少一些苛責,他們的痛苦就能減少一分;對身邊的人多一些熱心與關注,多一些包容去理解不易理解的行為,多一些不怕被討厭的勇氣。我們有幸身處一個鼓勵多元的時代,願我們的話語與行為都帶著溫度,願我們都能向他人伸出援手,讓受傷的靈魂得以喘息、修復、療癒。

分享:
:::

書香共聞

《有些事不必在意》
《那些年,曾有場風暴來襲》
《親師衝突:如何溝通?達成親師生三贏》
《想做的事都做得到的時間駕馭術》
《蒙娜之眼》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