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英語科有效教學經驗分享

石岡區土牛國小 吳婉綺 教師 02/27/2013 1781 點閱

英語科有效教學經驗分享

部分學生因為缺乏語言學習環境,抑或本身自信心不足,對於英語學習缺乏動機。如果在英語課程中,添加新元素在課程裡,如英語繪本教學、讀者劇場等活動。透過課程上的互動,增進學習趣味,讓學生感到既新鮮又期待,就能化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因此,有效的教學,使學生不再懼怕英語,是我在教學上持續學習的課題與努力的目標。以下以本人英語科教學為例,將有效教學的實踐區分為教學前、中、後加以闡述,並分享自身有效教學經驗。

一、教學前:因材施教,規劃多元課程

針對不同特性的班級,採用適性的教學方式。例如:所教授的班級中,發現某班的學生對於戲劇表演富有天分,並且極感興趣。因此在設計該班的課程,便將讀者劇場融入課程之中。藉由學生分組討論將課文改編成新劇本,並依學生特質分派適當角色,讓每一位學生皆有參與演出與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同年段的另一個班級,則是熱衷歌謠唱誦。因此,在該班的課程安排上,則將英語歌唱大賽融入課程,以課本上的歌謠為指定曲,讓學生分組競賽,藉由歌唱方式,自然而然的熟悉英語。    

二、教學中:適時鼓勵,明確讚美

每當學生有進步時,予以公開的讚美,明確指出學生的進步事項。曾有位學生在開學之初私下告訴我:「老師,上課千萬不要點我回答,我都不會!」當然,我並沒有放棄他,反而每堂課都請他發言。起初只簡單要求他複誦我講的句子,但經由反覆練習,他慢慢開始記得單字,再經過一段時間,他已經可以自己讀出句子!所以,每當他有進步,我便在課堂公開讚美他,如「單字念讀精熟」、「句子語調掌握有進步」等明確的回饋。期末時,看到這孩子臉上充滿自信與笑容,更能在課堂中勇敢說英語,其他孩子也因為看到他的轉變,對英語不再害怕,更加有興趣。

三、教學後:評估教學成效,調整課程計畫與策略

課後的教學成效評估及目標的達成情形,皆是驗收教師是否達到有效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和教學目標達成狀況,調整本身教學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例如:對高年級學生施測口說評量時,發現學生能夠精熟地朗讀課文,卻無法根據句子情境或是問句、答句來掌握語調。為此,在日後的課程設計裡,添加語句的語調教學和練習,使得學生能更生動地表達口語。

教學中,最感動的事,莫過於看到學生經由教師的「有效教學」,在學習上有所精進及產生正向改變。每位在教學現場的教師,皆有自己的錦囊妙計,得以實踐有效教學,但卻容易忽略事前的準備工作與事後的評估回饋。透過這次機會,分享自身有效教學的經驗和方法,期許更多的孩子能在學習過程中受益,達到「有效學習」,使他們熱愛學習也樂在學習。 

分享:
:::

教育話題

「有效教學」在大智 ─ 教師的有效教學,端賴學校行政的有效支持
有,多,補-提升中市教育力
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談有效教學
淺談「有效教學」- 效能教師的特質
英語科有效教學經驗分享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