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小推動國際教育之我見

外埔區水美國小蘇順美老師 05/27/2013 2593 點閱

國小推動國際教育之我見      

壹、前言

全球化已是趨勢,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教育部將「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列為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為了推動國際教育,在2011年四月公佈「中小學國教教育白皮書」,實施策略以學校為本位,強調從課程融入、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四個面向同時進行,以扎根課程,落實教學並深植校園。

貳、偏遠小學推動國際教育之可行策略

進行國際交流活動時若偏重在少數國家固有的語言、經濟及文化等,恐怕會造成國際觀之褊狹。加上國際化已不再唯英語獨尊,因此,我們應將國際化的觸角伸及不同國家,尤其是台灣外籍配偶及其子女人數逐年攀升的情況下,我們如果能利用這方面的人才及資源,相信可以提供臺灣邁向國際化、拓展政治影響力,以及強化經濟競爭力相當大的助益。因此本校也積極規劃多項的活動以推展國際教育:

一、課程融入方面

本校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中,利用網路及多媒體資訊在培育孩子國際觀的同時,透過課程教學設計經營,將國際教育精髓融入於學生日常生活,例如:將國際時事融入課程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化議題,以及教師在開學前備課時,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中,利用網路搜集相關資料,以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推展國際教育。

二、網路資源平台應用

進行國際交流時,利用科技產品,超越時空限制,以教室連結的方式與國外學生進行交流學習,不需要耗費許多的人力、物力及金錢,也能幫助偏鄉落後地區的學生進行國際交流。

三、精進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成立教師讀書會,涉略國內外許多教育專業新知,經過讀書會的分享,教師不僅吸收到教育專業知識,也提升了教師的國際視野,強化了教師推展國際教育的能力。

四、融合「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之活動設計內涵

在學校國際化的各個面向中,除了建立外語的學習環境之外,學校更採購許多相關書籍以及有聲書,充實學校國際化的設備。

在人力國際化方面,學校善用新住民這部分的人力資源,邀請新住民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分享不同文化間的各項差異,加強社區家長與新住民家長的互動,新住民家長對於學校活動的支持度提升,更願意參與學校的活動,形成良性的互動,而新住民子女在良好校園氛圍中也更認真的學習。

    參、結語

推展國際教育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在偏鄉的小學校,難度更高,雖然推行有難度,學校秉持著現在不做,以後一定落後的態度,積極推展國際教育,相信偏鄉孩子也一定能拓展國際視野,與國際接軌。

  

分享:
:::

教育話題

以書會友─與新加坡中學生書香交流
讓愛傳千里~論國際教育志工服務之內容與型態
西屯區泰安國小榮獲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金質獎肯定
國小推動國際教育之我見
舞動生命之美‧散播快樂種子‧赴外交流開視野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