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評量
南區四育國中呂聰福老師
06/28/2013
多元評量
一、多元化評量產生的背景
在IQ為主流的教育體制下,不僅製造許多名不符實的「優秀學生」;也犧牲了不少「另類天才」(陳慧娟,1999)。這種現象一直到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論後,才有改觀。關於多元智力理論強調人類的心理能力至少包括語文、數理邏輯、空間、音樂、肢體動作、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智能。這些智能以非常錯綜複雜的方式交織在一起,而且每個人都能把多元智力發揮到某一程度。也因為學生具有多元化的能力,所以現代教育就應該提供學生多元化的教學與多元化的評量。
二、多元化評量的方式:
九年一貫新課程的特色即實施四個教育多元化:入學管道多元化、教材多元化、教學多元化、評量多元化。為了完整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量,所以應該以評量的實施領導教學策略,以達成用多元化評量來改進教學的目標。且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十六日修正公布的「國民